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月28日,2025中国科幻大会开幕式在北京石景山区首钢园四高炉举行,首钢园百年工业钢铁熔炉与炫酷科幻艺术场景完美融合,千人盛典,万众瞩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午10时,《我们·智慧·AI》科幻主题秀正式拉开了大幕,融合虚拟现实XR、裸眼3D、沉浸式空间投影等技术,结合高清晰度渲染影像,具身智能技术让“幻幻”从数字人走向现实,向我们展示了科幻与科技、科幻与生活、科幻与未来的无限可能。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国家电影局副局长罗杨,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于俊清,第十四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王春法,中国音像和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孙寿山,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先生,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先生、刘慈欣先生,以及来自20余个城市的科技界、科幻文学界、影视界、产业界的代表千余人应邀出席,其中国际嘉宾有60余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外文出版社国际传播专家、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大卫·弗格森先后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科协发起中国科幻大会,是以科幻为纽带激发科技创新,以文化为桥梁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以产业为支点培育发展新动能。近年来,科幻大会已成为科技与人文交织、科幻与经济交融的重要平台,科幻文学及影视作品影响日益广泛,科幻创作力量不断壮大,青年人才迅速成长,科幻企业数量迅速攀升,科幻产业发展前景可观。他指出,要发挥科幻的前瞻性、启迪性和融合性作用,通过科幻推动颠覆性创新,激发青少年探索科学的热情,促进文明互鉴,推动具有中国视角的优秀科幻作品走向世界,为建设科技强国、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市高度重视科幻产业发展,持续出台专项政策、强化要素支撑、完善产业生态,着力增强科幻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将进一步加快梦想照进现实、科幻走进生活的进程。北京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独特优势,以科技赋能文化创新,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幻产业高地。北京市将持续支持科幻内容原创,创新发掘优质科幻作品,推动科幻IP向阅读、影视、游戏、场景体验等领域转化,利用中国科幻大会等平台促进优秀科幻作品出海。持续强化科技赋能,大力推动人工智能、感知交互、传输分发等技术研发,并在科幻影视制作、主题展示空间等场景中推广应用,营造具有沉浸感、未来感的科幻体验,打造新型文化消费业态。持续优化空间布局,聚焦科幻游戏、科幻影视动漫等重点领域,加快石景山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朝阳、海淀等区差异化发展,打造各具特色的专业园区与标杆孵化器。持续培育产业生态,优化科幻人才引进培育使用机制,鼓励科幻产业投资和资产流通交易,搭建各类共性技术服务平台,营造一流发展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文出版社国际传播专家、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大卫·弗格森在致辞中表示,科幻有强大的影响力,让人们放飞想象、尽情探索。中国科幻正吸引着世界目光,《三体》成功改编为电视剧、电影,《黑神话:悟空》、奇幻动画《哪吒》取得成功,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幕式上,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于俊清,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代表中国科协和北京市政府签署新一轮《促进北京科幻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以部市深化合作,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产业发展“北京范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中国音像和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孙寿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姜文波、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乐、腾讯公司副总裁刘勇共同启动“科幻合作伙伴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继红,石景山区委书记常卫,首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民革共同为“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揭牌。

同时,开幕式上回顾展示了部市五年合作促进科幻产业发展成效,发布了《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和中国首部在太空拍摄的实景电影《窗外是蓝星》,在“科幻·中国”大咖说环节,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窗外是蓝星》导演朱翌冉与企业家史晓刚深入阐述对科幻与现实科技关系的深入思考,畅谈中国科幻的未来之路。

部市合作促进北京科幻产业发展
“五年成势、智启未来”

2020年11月,中国科协与北京市政府签订《促进北京科幻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搭平台、促集聚、建生态、树品牌,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深化部市合作,探索出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路径,有效服务支撑了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中心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幕式上,北京科幻产业五周年成果展示视频,多维度体现出北京科幻产业五年来的辉煌成就。从中国科幻大会百场专业论坛和百个项目落地的精彩瞬间,到科幻产业集聚区的华丽蝶变,以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场景,直观呈现了北京科幻产业的雄厚实力和广阔前景,传达出北京科幻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震撼和令人振奋的喜悦,展示北京科幻产业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迈进,向着全球科幻产业的巅峰攀登的磅礴动力。目前,北京市集聚了近800家科幻企业,2024年产业规模达480亿元,以石景山首钢园为代表的科幻产业集聚区加速构建,北京科幻产业“一核多点”布局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启动“科幻合作伙伴计划”

在国家大力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战略背景下,科幻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与前沿科技深度融合的新兴领域,正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科协与北京市政府经过五年的战略合作,为北京科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2025年是部市推进下一步长期战略合作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为推动北京科幻产业高质量发展,将通过开展科幻合作伙伴计划,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引导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加强科幻产业宽领域、全链条布局,为北京科幻产业走向世界注入强大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幕式上,首批启动的科幻合作伙伴为5家,推进中项目包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大楼在石景山区揭牌,深空探测实验室落户首钢园,中国游戏产业年会、电竞产业年会在四高炉举办,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在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文化应用基地创建。后续,将不断拓展科幻合作伙伴朋友圈,陆续引入一批重大项目、平台、活动,作为部市新一轮战略合作的支撑,夯实北京在全国科幻产业领域的引领地位,提升中国在世界科幻产业领域的影响力,使北京成为与世界科幻产业接轨的前沿阵地,引领全球科幻产业发展潮流。

新片推介——《窗外是蓝星》

《窗外是蓝星》是中国首部在太空拍摄的实景电影,于2024年7月通过国家电影局备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创作拍摄。影片通过沉浸式太空视角的地球画面(如极光、山脉、海洋等),以及航天员在空间站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场景,如科学实验、太空健身等,带领我们沉浸式体验中国人的太空旅程与航天员真实的内心世界。

刘慈欣、朱翌冉领衔“科幻·中国”大咖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幻·中国”大咖说是开幕式上设置的特别环节,现场通过青年企业家史晓刚与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和《窗外是蓝星》导演朱翌冉的交谈,为我们展现了中国科幻“大咖”对实现科幻与现实科技“双向奔赴”的看法,畅谈中国科幻发展的未来之路,并对年轻人提出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勇敢去做的谆谆寄语。

刘慈欣表示,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为科幻提供了独特的“现实土壤”。载人航天、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突破,都可以成为科幻故事的素材。例如,《流浪地球》中举全球之力拯救地球的情节,正是中国价值观在科幻中的生动体现。朱翌冉认为,当我们的飞船一次次升空,当航天员在空间站开展实验,这些现实中的突破会自然而然地激发创作者的灵感。科幻与科技的“双向奔赴”,本质上是人类想象力与实践能力的相互馈赠。

《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发布

中国科幻大会连年发布《中国科幻产业发展报告》,为产业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推动北京市出台继续促进科幻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10余项,产业发展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完善。为持续营造科幻产业发展生态,开幕式上,《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深度解读了中国科幻产业年度现象与发展趋势。

揭牌“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率先应用,一批未来应用场景在石景山首钢园加速落地,在开幕式上,“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正式揭牌,使北京科幻产业集聚区进一步成为创新试验的前沿阵地、政策先行先试的理想沃土。

据悉,中国科幻大会于2016年由中国科协发起,已成功举办八届。中国科幻大会坚持创新自信、文化自信,以科幻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厚植创新文化土壤;坚持“以会促产,以会兴业”,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见证并推动了科幻与科技、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协同共进,已经成为国内独具规模化、前沿性的科幻行业盛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之一,2025中国科幻大会于3月28日—3月31日在北京石景山首钢园举办,由中国科协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国家电影局、中国作家协会作为指导单位。大会以“科学梦想 创造未来”为主题,设置开幕式、专业性论坛、赛事类活动、产业促进活动和群众性活动等5个板块30余场活动。同期还将举办2025北京科幻嘉年华,打造“时尚+酷玩”的科幻体验。大会坚持在专业化、国际化、前沿性和广泛性方面加强统筹谋划和资源联动,突出科幻科技交流和创新成果展示,搭建科技界、文化界、产业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推动重要项目合作和人才、机构落地。

今年是中国科幻大会第五次在石景山区举办,石景山区始终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办会,将传统的工业风与浓厚的科幻感融汇共生,将前沿科技与科学幻想有机融合,将会议会展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进,为大家呈现一场亮点纷呈的科技盛会。石景山区始终坚持以中国科幻大会为媒,促进科幻产业发展壮大,中国科幻大会已成为打造科幻产业集聚区的“金名片”。今天的石景山逐渐从“大会举办地”演变为“产业集聚地”,科幻产业的“先发优势”逐步转变为“领先优势”,一座独具魅力的科幻之城正在加速崛起。

来源:石景山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靳晶 赵昂 杨昕

编辑:高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