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攀升,垂钓运动迎来高峰期。这项被誉为“水上高尔夫”的户外活动虽具休闲意趣,却暗藏安全隐患。近日,慈利县人民法院江垭法庭成功调解一起因垂钓引发的生命权纠纷案件,为户外运动爱好者敲响了安全警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络配图 图文无关)

2024年9月17日,垂钓爱好者杜某在慈利县某河道挥竿时,因操作不当致使导电材质的鱼竿触碰上方高压线路,当场触电身亡。事故发生后,死者家属以电力设施安全隐患为由,将当地供电公司诉至法院,索赔各项损失共计113.46万元。
  本案争议焦点集中在高压线路架设合规性、安全警示标识完备性及受害人注意义务的认定。承办法官通过现场勘验、调取电力设施验收档案、询问目击证人等,全面还原了事故经过。经查,事发区域高压线路符合国家线路架设的最低标准,安全警示标志不存在缺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络配图 图文无关)

调解过程中,江垭法庭创新采用“递进式调解法”,首先从技术层面邀请了供电公司专业人员详解安全规范;然后从法律层面解析了相应责任条款;最后从情感层面介入对受害者家属进行情绪疏导。
  经过三轮磋商,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供电公司向死者家属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共计30.2万元。案件至此调解结案。
  小编在此提醒各位,广大垂钓爱好者在享受户外垂钓运动的同时,务必严格遵守“三不原则”:不在高压线下挥竿,避免与高压线路发生接触;不使用导电材质钓具,降低触电风险;不穿潮湿衣物作业,防止因衣物潮湿增强导电性。通过这些措施,在亲近自然的同时筑牢生命安全防线,确保户外垂钓安全有序进行。
(来源:慈利法院 作者:彭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