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才街道以公开承诺为支点,撬动资源整合、服务升级、治理创新,用一桩桩暖心实事诠释为民初心,以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期盼。

亮诺明责,聚焦民生需求绘就发展蓝图。为激发社区“两委”干事活力,梁才街道创新开展城市社区党组织集体公开承诺活动,5个社区紧扣2025年发展目标,围绕基层党建、物业管理、民生服务等五大领域,精准梳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公开承诺安装充电桩、升级“孝善食堂”、更换老旧监控等146件实事项目。通过清单式定责、台账化管理,将承诺事项细化分解至网格、责任压实到人头,以“晒承诺、亮目标”的形式倒逼服务效能提升,构建起“群众点题、社区领题、干部解题”的闭环机制。

践诺笃行,凝聚多方合力破解治理难题。街道坚持“承诺有声、践诺有行”,建立“周调度、月督导、季评议”机制,推动承诺事项落地见效。各社区联动网格员、物业企业、党员志愿者组建“攻坚专班”,针对充电桩选址、孝善食堂运营等难点问题,通过协商议事会、居民恳谈会集智聚力,累计解决设施老化、服务缺位等痛点问题83件。同步引入“红黑榜”公示制度,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尺,对承诺进度滞后的项目挂牌督办,确保“小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社区”,切实将“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

验诺增效,厚植为民初心书写暖心答卷。街道以“践诺成果验收”为抓手,通过实地核查、民意测评、成果展评等方式,对2024年承诺事项开展“回头看”,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见成效。2025年新承诺的146件实事中,已有67%的项目进入实施阶段,老旧监控更换率超90%,孝善食堂日均服务老人突破100人次,社区读书活动辐射居民超500人。街道以“承诺—践诺—验诺”全链条机制为抓手,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作为”,在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干出新气象,为党建引领基层善治注入强劲动能。

记者 齐国利 通讯员 杜曦瑞 刘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