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焦作日报
临近清明节
野外用火和祭扫烧纸活动变多
加之春季天气干燥
多大风天气
森林火灾风险增加
多地发生
违规野外用火导致的森林火灾
已有多人被罚被拘
案例一
3月25日14时许,安徽省庐江县东顾山林场突发火情。经全力扑救,火势得到有效控制,无人员伤亡。经初步调查,此次火情是由当地居民宛某烧纸祭祀引发,涉事人员已被公安机关依法控制,案件正在调查处理之中。
案例二
3月24日,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石坡乡杜家岩村突发森林火情。火情发生后,当地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灭火,目前,火势已基本得到控制。据悉,火灾系村民在自家地里干活间隙吸烟后,将未熄灭的烟头随意扔在地边,导致可燃物被引燃,火势顺风蔓延至周边的山林引发。目前,该村民已被警方抓获。
案例三
3月23日11时,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安平乡耿家村西沟发生一起火灾,在公安、应急、消防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大火被迅速控制并扑灭。起火原因系村民万某上坟祭祀烧纸,目前,公安机关已对万某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案例四
据新京报报道,3月20日,广西横州市横州镇突发山火,目击者反映,当日上午有居民在涉事区域祭扫,下午火势迅速蔓延。21日,横州市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称,明火于20日23时许被扑灭,无人员伤亡。初步调查显示,山火与祭祀活动相关,过火植被主要为马尾松和桉属类树木,具体起火原因仍在调查中。
森林资源
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
森林防火
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为保护绿色家园
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焦作发布2025年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
2025年清明节文明祭祀
倡议书
广大市民朋友们: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缅怀先辈、寄托哀思、慎终追远的传统节日。在2025年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市林业局向全市人民发出倡议:
一、文明追思传心意。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倡导低碳、环保的祭祀方式,通过鲜花祭扫、网络追思、踏青遥祭、家庭追思会等现代文明形式缅怀故人。不在城市街道、广场、居民区、公园等公共场所焚香烧纸,减少环境污染和火灾隐患,尊重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以文明新风守护焦作的绿水青山。
二、新风尚里承孝义。传承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倡导“厚养礼葬”新风尚,以简朴庄重的仪式表达哀思。推广丝带寄情、植树缅怀、集体共祭等新型祭祀方式,用精神传承替代铺张浪费,抵制攀比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让清明祭祀回归情感追忆的本质。
三、先锋垂范扬正气。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要以身作则,带头践行文明祭祀理念,主动宣传绿色殡葬政策,劝阻不文明祭祀行为,带动身边群众转变观念、破除陋习,争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共同营造清朗文明的节日氛围。
四、安全用火防风险。严格遵守森林防火规定,清明节期间正值防火关键期,严禁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林区,杜绝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野外用火行为。提倡以献花、挂祈福牌等无烟方式寄托哀思,共同防范森林火灾,守护焦作的生态安全。
广大市民朋友们,文明祭祀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携手行动,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文明之风传承传统习俗,用绿色理念守护家园平安,为焦作市高质量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焦作市文明办
焦作市民政局
焦作市林业局
2025年3月27日
一点星星火 可毁万亩林
开展祭祀活动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尽可能在祭祀的时候
少用火、不用火
三组科普实验带你了解
不文明祭祀
带来的火灾隐患和危险

实验一:风吹落香灰点燃附近可燃物
消防员点燃立香,当其充分燃烧后,将前端烧红香灰段剪下放在纸钱上,模拟风吹落香灰点燃附近可燃物。
当纸钱接触到香灰后,迅速进入阴燃状态,随后开始猛烈燃烧,十分危险。
实验二:香烛火焰引燃枯叶
消防员点燃香烛,当香烛出现明火后,将火苗接触枯叶堆,仅1-2秒的时间枯叶就被引燃,随即剧烈燃烧变成灰烬,十分迅速。
实验三:纸钱燃尽后复燃
消防员模拟烧完纸钱后,在未完全熄灭的灰烬上,继续加入可燃物,只需要几秒的时间,浓烟开始涌出,出现复燃现象。大约1分钟以后,明火开始出现,且火势处于猛烈燃烧状态。
春季天干物燥
森林火灾风险增加
违规用火引发森林火灾
将承担法律责任
清明节将至
文明祭祀,安全第一
倡导大家尽量选择
低碳、文明、绿色的祭祀方式
务必将消防安全铭记心间
严格遵守相关防火规定
谨慎用火
让追思在安全的氛围中延续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中国应急管理、江苏应急与管理
20位“焦作名师”形象惊艳亮相
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原创文章版权属《焦作日报》(微信号:JZRBWX)官方微信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版权所有:焦作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0013

-- 点击关注 --
总值班:陈 彬 统 筹:王 鹏 郭子轩
责 编:拜利萍 审 核:赵晓晓
编 辑:贾天罡 校 对:薛 莹
本报全媒体常年法律顾问:律师吕晓燕 律师朱建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