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法官,您看,原事故发生地已全部修复好,正常使用啦!”某小区物业管理人员的这番话,令前来回访的坦洲法庭法官石慧心中满是感慨。望着眼前这个整洁明亮、充满生机的小区,石慧满是欣慰。

谁能料到,这片如今看起来清爽宜人、春意浓烈的空间,曾因一棵树,历经了长达一年的纠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场已修复正常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官回访案涉小区

飞来横祸,矛盾升级

2023年12月的一天,某小区租客王某如往常一样下楼取车,却被眼前的景象惊怒到:一棵直径超50厘米的大榕树倒了,刚好压垮围栏后砸在了他的白色轿车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树倒砸车

王某第一时间找到物业公司,希望对方承担赔偿责任。然而,多次交涉都未能达成一致。无奈之下,王某只好先自行修车,虽然保险公司支付了大部分修理费,但仍有部分未获理赔。此后一年多里,王某与物业公司的沟通始终没有结果。王某认为自己无过错却无故遭受损失,气愤的他拒交管理费并将物业公司起诉至法院,要求其赔偿车损损失及因出险导致的保费上涨费用。

公正调解,破冰前行

承办法官石慧接手案件后,敏锐地察觉到其特殊性。租客起诉物业公司的情况并不常见,且双方矛盾僵持了一年多,可见矛盾激化程度,不能一判了之,翻阅卷宗后,石慧决定先行调解。

物业公司

调解当天,物业公司负责人满脸无奈:“树倒又不是我们故意的,那天风大,这属于不可抗力,我们不该担责。而且他不是业主,凭啥找我们索赔。还有那保费上涨,谁知道是不是真因为这事儿。”

王某一听,顿时火冒三丈:“我在这住了这么多年,按时交管理费,车在你们管理的地方被砸,你们不管?不是业主就不能索赔?保费上涨就是因为这次出险,你们必须赔!”

王某

石法官耐心听完双方倾诉,见气氛紧张,立刻轻声安抚:“先别着急上火,都消消气,咱们心平气和解决问题。”待双方情绪稍缓,她才严肃又不失温和地释法说理:“经过调查,这次事故发生时并无台风,气象部门和社区还提前发布了大风预警。物业公司对被虫蛀摇晃的树养护不力,仅修剪树枝未能消除隐患,所以这不符合不可抗力的条件,物业公司理应承担责任。”

接着,法官又对王某说:“虽然你不是业主,但交了车辆管理费,和物业公司形成合同关系,车辆受损与他们管理不善有关,你有权索赔。不过,关于保费上涨,按照法律规定,你得证明上涨金额和这次事故有直接关系,否则可能承担不利后果。

达成和解,事了心安

见石法官细致入微的释法说理和公正的态度,双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态度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物业公司负责人在了解到物业在树木养护上的疏忽不符合不可抗力条件后,认识到自身管理不善的问题,表示愿意承担合理赔偿责任。王某则从最初的愤怒和坚持赔偿,转变为理解并接受合理的解决方案,意识到自己某些诉求缺乏足够证据支持。

最终,双方达成和解,物业公司当场支付赔偿款,王某也承诺以后按时缴纳管理费。面对这一结果,王某感慨万千:“真没想到,法官仅用了一个小时就解决了困扰我整整一年的烦心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诉前调解成功握手言和

这起案件的圆满解决,彰显了法院调解工作的高效与温度。坦洲法庭以“枫桥经验”为指引,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推动物业纠纷源头化解。针对物业管理矛盾频发、涉众面广的特点,突破“就案办案”思维,依托“同心网”多元化解机制,协同住建、综治等部门下沉治理。同时推广“调解优先”模式,2024年坦洲镇物业纠纷调撤率达54.84% ,一系列案例入选省级示范案例,辖区物业诉讼量锐减,构建了“前端预防+多元解纷+法治护航”的基层善治新格局,切实保障了辖区居民的安居乐业。

壹法中山融媒体工作室

编辑:高欣悦

一审:吴娟欢

二审:丁向娜

三审:林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