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湖南至简复印机再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至简公司”)建设现场,崭新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折射出耀眼光芒,施工人员正在新厂区进行建设扫尾工作。这个即将启用的文印数码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承载着企业将碳粉、感光鼓等核心产品生产研发全面迁回的战略布局,更见证着长沙经开区以“亩均效益”破题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
据悉,自2022年实施亩均效益改革以来,长沙经开区累计处置低效用地5065亩,盘活闲置物业196万平方米,成功转型近30家低效企业。通过建立“科学化评价+差别化配置+精准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的全流程管理体系,推动园区亩均效益稳步提升,实现“寸土生寸金”的集约发展目标。
2016年,至简公司还是一家租赁2000平方米场地的小型企业,受限于场地规模,产能扩张需求迫切。与此同时,湖南南方搏云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搏云”)因市场调整发展暂缓,其47亩工业用地完成一期建设后,未再继续开发,已建成厂房也未满产运营,公司为谋求新发展,有意出售用地及厂房资产。
长沙经开区迅速行动,为两家企业搭建资源对接平台。2016年7月,至简公司通过市场化方式完成对南方搏云土地及厂房的整体收购。“现成厂房让我们快速实现了产能翻番。”至简公司负责人表示。企业利用现有厂房迅速完成生产线扩容,将业务从复印机再制造拓展至耗材研发生产。2023年,至简公司启动复印机产业园二期建设,利用存量土地新建两栋厂房及综合研发楼,计划将碳粉、感光鼓等核心产品生产线集中回迁。目前,二期工程主体已完工,预计2025年下半年正式投用。通过持续深耕循环经济赛道,至简复印机产业园年销售收入从收购初期的不足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近10亿元,土地效能实现质的飞跃。
在长沙经开区枫树路,一栋改造一新的厂房内,工程师们正对一架通航飞机进行最后的航电系统调试。这里是东吉龙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吉龙”)的研发验证基地,而其前身是闲置近6年的湖南省鑫湘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湘汽车”)厂区。鑫湘汽车曾主营汽车天窗滑轨,2016年后因市场萎缩陷入停产,36.17亩土地及厂房长期零散出租给其他企业。
2024年,长沙经开区将低空经济列为重点培育赛道,成立招商专班精准对接产业链项目。经多轮考察,东吉龙航空的氢能源飞行器研发项目与场地高度匹配。“厂房层高足够、承重能力强,非常适合飞行器组装。”东吉龙相关负责人表示。
东吉龙入驻后,迅速改造厂房布局,聚焦通用航空及氢能源飞行器研发。2024年11月,企业正式启动研发验证工作,计划于2025年3月完成首架小型通航飞机首飞,6月实现氢能源飞机DH701试飞目标。园区通过“二次招商”精准匹配产业需求,不仅盘活了闲置资产,还为低空经济产业链的集聚打下坚实基础。
从传统机电制造到智能科技领军企业,美湖科技(长沙)有限公司的转型之路,诠释了亩均效益改革的深层价值。其前身湖南腾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腾智机电”)2017年落户长沙经开区,主营汽车真空泵产品,受产品单一等影响,50亩工业用地中20亩二期建设用地闲置多年,亩产经济效益不高。为盘活存量资产,提高土地利用质效,2024年,长沙经开区与腾智机电建立点对点的联点帮扶关系,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市场规划、上级公司布局意向等情况,结合企业发展规划,量身定制帮扶方案——通过园区政策赋能,共同向上级公司湖南美湖智造股份有限公司争取资源支持,实施新的项目建设,扩充产品门类及基地功能。
2024年12月,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湖南美湖智造股份有限公司同意增资,利用腾智机电约20亩存量用地建设美湖智造长沙总部基地项目,其中新增固定资产投入1.86亿元,新建一栋2.8万平方米数字化多功能厂房,布局20条高效节能智能电机生产线、6条针对新能源汽车研发电子油泵、电子水泵等创新产品生产线,同步打造校企合作的汽车智能化全球研发中心及孵化平台。目前项目多功能厂房3个组合部分均已全面开建,预计年内可建成投产。为适应新的功能定位,腾智机电于2025年3月17日正式更名为美湖科技(长沙)有限公司。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再次加码长沙经开区,不仅因为双方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规划高度契合,更是看重园区的产业生态与营商环境。项目建成后,将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扩能升级,提升现有场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效率,最大化释放产业潜力。(刘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