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教育》AI课程上线启动仪式。
研讨会现场。
□文/摄 本报记者 蒋平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和群众关切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
近年来,教育领域协同共进的实践探索与顶层设计紧密呼应,形成了良好态势。
组团发展获佳绩
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东北师范大学组团是由东北师范大学牵头,联合哈尔滨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3所M高校参与帮扶,重点支持白城师范学院、牡丹江师范学院、伊犁师范大学3所N院校的“1+M+N”7所高校。近日,在牡丹江师范学院召开的东北师范大学组团年会暨“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育”研讨会上,7所高校的领导及优秀案例项目负责人分别进行了组团工作进展汇报和分享,充分展示协同提质计划四年来取得的成效,并针对仍需强化与完善的部分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2024年东北师范大学组团的7所高校,按照既定实施方案,圆满完成了21项帮扶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高校联合开展多项教科研活动,我校通过积极推进教育教学项目研究,累计获批省级课题40项,通过组织学科教师协同创新,出版专著5部;通过实施教育教学平台强基工程,成立校级教研平台6个。”白城师范学院副校长张海龙兴奋地说。
师范教育跃升新阶,一流课程取得突破,学科建设显著提升……会上,辽宁师范大学副校长石竹青也亮出了该校的亮眼成绩。
共建共享促协同
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东北师范大学组团的成功实施,不仅为参与院校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更为我国师范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回顾近年来的发展变化,牡丹江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志浩感叹:“我校在人才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教师培养、学校管理以及干部教师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提升。这些成果离不开牵头高校和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与无私帮助。”
“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的实施,对于提高师范院校整体办学实力和师范专业办学水平,促进师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及为基础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等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伊犁师范大学副校长张维表示。
携手共进创未来
展望未来,各院校都积极表示,将继续携手共进,为推动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优秀教育人才而不懈努力。
活动现场,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邬志辉教授代表牵头高校对协同提质计划的新一年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2025年,我们将进一步推动组团内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通过‘线上+实地’相结合的方式,组织7所高校开展研修培训、教研、学术会议等相关活动,同时积极推送实时资源,共建特色资源,激发组团教师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活力,为师范教育的持续提升注入新的动力。”
“下一步,我们将深化资源共享长效运行机制,持续发挥虚拟教研室功能,拓宽虚拟教研室成员范围,推动组团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整体提升。”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岗说,该校将强化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育,协同开发AI助教、助学、助研、助考、助评、助管,实现资源共商、共建、共享。携手推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微专业建设、联合辅修学位,提升教师教育协同育人功能。
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乔思辉表示,下一步,该校将按照既定目标开展联合教学改革、课程教材建设及科学研究,根据需求选派支教教师和研究生。同时,深入落实与伊犁师范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的相关内容,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
王志浩满怀信心地表示,学校将向东北师范大学和各兄弟院校学习先进办学经验,为培养扎根边疆、服务基层的基础教育工作者,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嘴在笑泪在掉
海南海口华为Ascend G521教师强则少年强,少年强则少女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