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3月25日,“百色-崇左-防城港”2025年食品安全联席工作会议暨跨区域协作现场推进会在靖西市召开。会上,百色靖西市、崇左大新县、防城港东兴市市场监管局签署了跨区域食品安全合作协议。
据介绍,跨区域协作机制旨在深化区域协同,进一步构建广西边疆食品安全风险联防联控新格局。根据跨区域食品安全合作协议,靖西、大新、东兴市(县)市场监管部门将从三方面做好协作。一是深化战略共识,锚定目标任务,夯实跨区域食品安全合作思想基础。要打破地域限制,加强信息共享、联合执法、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合作,形成监管合力,共同筑牢食品安全防线。二是聚焦关键领域,强化协同攻坚,推动跨区域食品安全治理落地见效。在信息共享、监管执法、风险防控、监管创新、宣传教育等方面,发挥优势互补,加强联学交流互鉴,在守牢边境食品安全防线上迈上新台阶。三是完善制度体系,深化长效治理,构建跨区域食品安全协同保障机制。加大在肉类产品监管、食品贮存监管、食品运输监管、网络食品销售新业态监管、校园食品安全管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监管等方面协同力度,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共享,确保边境食品安全监管的无缝衔接。
据悉,2023年12月,百色、崇左、防城港三市首次签署《边境地区食品安全跨区域合作治理协调机制框架协议》,初步搭建了执法协作、信息共享的框架。2024年5月,三市进一步深化合作,签署《广西边疆民族地区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合作协议》,发布《食品安全联合声明》,标志着区域协作机制正式升级为涵盖风险预警、联合整治、技术协同的全方位合作。两年来,三市以“风险共防、责任共担”为核心的区域协作机制,不仅守护了边疆群众的饮食安全,更成为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开放战略的重要实践,为全国跨境食品安全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广西经验”。(向效民 李秀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