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发起了新一轮冲刺。

刚刚过去的2024年,汽车行业竞争激烈,新能源赛道更是风起云涌。

“价格战”之下,龙头车企比亚迪的业绩表现备受关注。

营收首超越特斯拉

3月24日晚间,比亚迪发布2024年财报:全年实现营收7771.02亿元,成立以来首次营收突破7000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比亚迪年报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特斯拉营收为976.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022.35亿元),这也是比亚迪首次在全年营收上超越特斯拉。

具体看,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业务收入约6173.82亿元,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业务收入约1596.09亿元,两项业务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9.45%与20.54%。

营收的增长主要源自销量的攀升。去年,比亚迪销量创新高,同比增长41.26%至427.21万辆,其中公司纯电汽车销量增长了12%,约176万辆,紧追特斯拉的179万辆。

叠加混合动力车型,427万辆销量助力也让比亚迪在全球车企销量排名中上升至第五,超过了老牌车企通用与福特。

其中,海洋网与王朝网的中低端车型是比亚迪销量的主要来源,公司表示比亚迪的高端品牌腾势、仰望以及方程豹累计销量约19万辆,这在整体销量中的占比仅为4%,而王朝网销量为209万辆,海洋网194万辆。

中低端市场中,王朝网与海洋网的部分车型在细分领域中持续发力。轿车领域,秦PLUS DM-i在去年2月将起售价降至8万元以内,凭借高性价比实现全年月均销量约3.3万辆;SUV市场中,比亚迪宋家族全年累计销量接近百万辆,在10万元至20万元主流SUV市场,宋家族市占率达35.7%。

去年比亚迪也在加大出口力度,海外销量同比增长71.86%至41.72万辆。虽然增速明显,但相较此前既定的50万辆目标,完成率仅为83.44%,不及预期。

研发投入仍在提升

销量攀升的背后,是“价格战”的血拼,好在成本的管控以及销量规模效应等因素缓解了“价格战”给比亚迪带来的影响。

去年,比亚迪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2.54亿元,同比增长34%;扣非后净利润为369.83亿元,同比增长29.94%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算来,比亚迪平均每天约可净赚1.1亿元。

结合销量来看,公司去年的单车售价约为14.5万元,同比下滑约1.5万元,降幅约10%,但单车利润仍有9423元左右。此外,根据财报,去年被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7.81亿元,分配至427万辆车上,平均一辆车政府给予885元补助,若剔除政府补助,公司的单车利润约为8538元每辆,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多数新能源车企还未实现盈利的情况下,比亚迪的单车利润堪称优异。

毛利率方面,汽车业务毛利率达22.31%,同比提升1.29个百分点,高于特斯拉的17.9%,也高于理想(19.8%)和小米(18.5%)。

价格战依然影响了比亚迪的业绩,上半年公司汽车毛利率为23.94%,而下半年降至21.34%。

当然,毛利率整体向好的表现源自多方面因素。其中,成本控制上,比亚迪通过垂直整合产业链,从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到整车生产都能自主可控,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单车成本下降。

不过,随着车卖的多、公司员工数量增长等因素,比亚迪在销售、管理上的费用仍在提升。销售费用方面,去年同比增长56.70%至240.85亿元,主要是广告展览费和折旧及摊销增加所致。管理费用上,同比增长38.50%至186.45亿元,主要是职工薪酬和折旧及摊销增加。

除此之外,比亚迪去年花费的最大费用是研发。

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投入为541.6亿元,同比增长35.68%,在业内看来,这是一笔巨额的“补课费”。

去年,比亚迪加大了研发的重视,易三方、天神之眼、云辇、璇玑架构、第五代DM等技术相继推出。

年初,比亚迪用全系搭载“天神之眼”在业内开始了首场“智驾平权”的改革,随后“灵鸢”系统和超级e平台技术的发布,开年短短三个月比亚迪就带来三个“智能化”炸弹搅动市场。

资产负债率超74%

由于仍处扩张期,比亚迪的现金流正快速流动。

年报显示,比亚迪去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335亿元,同比减少21.4%,其中,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8148.17亿元,同比增长33.18%;现金流出小计6813.63亿元,同比增长54.12%。

公司在财报中做出解释,业务扩张导致的采购、支付等支出增加是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根据财报,比亚迪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达4898.66亿元,相较于2023年的3134.33亿元,同比增长56.2%。

不过,公司截至2024年的现金流储备达到1549.4亿元,达到历史最高位。

除现金储备外,比亚迪目前的总负债达到5846.68亿元,总资产7833.56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74.64%,同比减少3.22%。

从负债构成看,财报中显示,比亚迪应付账款达到2416亿元,占总负债的41.33%。此外,依托行业龙头地位,比亚迪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127天。根据Wind半年报数据,32家港股与A股上市车企的供应商账期平均值为184天。

对于2025年,比亚迪也给出了更高的目标。据悉,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为今年定下的总销量目标是550万辆,其中包含海外市场的80万辆以上,以此计算,国内市场增速约30%,海外市场的增速则高达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