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家媒体报道,2025年3月17日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宣布启动专项审查,涵盖了全球七大航道及运河。被列为“关键咽喉”的七大航道包括了:新加坡海峡、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巴拿马运河、北极航道。审查内容包括了航道安全、港口所有权结构、船舶运营合规性等,并声称旨在评估“外国政府的不利影响”及供应链风险。
此消息一出立马引发全球的广泛关注,有不少网友提出了疑问:美国此举是否在试图掌管世界港口海运控制权呢?
亚洲地区的航线概况
亚洲地区的航线有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海峡。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地区,地处马来西亚的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全长约1080公里,西北端连接安达曼海、东南端连接南海,是沟通印度洋与太平洋的重要通道。马六甲海峡不仅是中东石油运往东亚的必经通道,也是欧亚航线的最短路径。承担全球40%的海运贸易与30%的石油运输,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新加坡海峡是马六甲海峡东南段的核心组成部分,地处新加坡南侧与印度尼西亚廖内群岛北侧之间。海峡内分布着德光岛、乌敏岛等多个岛屿,日均通航量超200艘船舶,承载了中国、日本、韩国80%以上的石油进口运输。
欧洲与非洲地区的航线概况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东北部,横跨苏伊士地峡。北接地中海沿岸的赛得港,南到红海苏伊士湾的苏伊士城。运河全长约163公里,是亚洲与非洲的天然分界线。欧亚航线与波斯湾到西欧的油轮不必从非洲好望角绕行,承担了全球10%至12%的海运贸易量。
直布罗陀海峡位于西班牙南部与摩洛哥北部,地处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南端与非洲西北角之间。全长约90公里,是欧洲与非洲的天然分界线,也是大西洋与地中海唯一的直连通道,还是波斯湾石油运往欧洲的主要通道。承担了全球约30%的原油运输和25%的海运贸易量,对欧洲的能源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英吉利海峡位于欧洲的英国与法国之间,两侧分别为不列颠岛和欧洲大陆。全长约560公里,东北端通过多佛尔海峡与北海相连,西端与大西洋相接。是连接北欧与西欧的重要通道,承担了欧洲约25%的海运贸易量。
其他地区的航线概况
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中部,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全长约81.3公里,连接着太平洋的巴拿马湾与大西洋的加勒比海。往来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的船只无需绕行南美洲的合恩角,是亚太地区与美洲东岸、欧洲与美洲西岸的贸易提供最短路径,承担了全球约6%的海运贸易量。
北极航道是穿过北冰洋、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海上通道,主要包括东北航道、西北航道、中央航道。东北航道位于俄罗斯北部的北冰洋地区,途经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连接北欧与白令海峡。西北航道位于加拿大北极群岛水域,途经美国阿拉斯加北部海域,连接白令海峡与戴维斯海峡。中央航道位于北极点附近的北冰洋公海,是连接欧洲与亚洲最短的海上通道。
对于此次审查,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明确表示,将会对影响航道的某些国家采取措施,其中包括限制、禁止甚至扣押相关国家的船舶。意味着美国要在海运贸易中华掌握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