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36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3月21日上午,“大美安徽”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大美安徽·看黄山”在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脚下油菜花海中举办,以天地为幕、山水作景,传递安徽的自然之美、文化之韵、旅游之乐。
黄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建强,休宁县县长唐进,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程燕,黄山建投集团总裁黄世稳,黄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洪峰,黄山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韩弢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汪晔宇主持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以现场发布和沉浸式体验相结合的形式举行,汉服鱼灯花间巡游、得胜鼓表演、花田风筝、状元IP互动、货郎花车巡游穿插其间,文创市集集中展陈徽州好物,同时中医市集开展名医名家现场问诊。
黄山不仅是安徽文旅的“金字招牌”,也是“大美安徽”的重要窗口,是中国现代旅游始发地、国家“十四五”布局的重点旅游城市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
近年来,黄山市以全域旅游的理念和模式,抓住文旅、延伸文旅、不唯文旅、超越文旅,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全域旅游发展先行区、示范区,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在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上勇担当、走在前,探索走出了独具黄山特色的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路。
重保护促传承。黄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以建设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为抓手,加强传统村落传统建筑、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实施徽学研究提升、徽州文书馆藏、徽州文脉传承等工程,成功入选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单位、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自然、非物质文化、记忆四大遗产项目全覆盖。突出以文兴业,激发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深入挖掘和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及旅游价值,推出文物主题游径、特色非遗文创、网络微短剧等新型文化业态,影视产业营收突破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连续3年居全省首位,考核连续五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深融合强产业。黄山市牢固树立产业思维,统筹山脉水脉文脉,深耕“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培育发展六大高端服务业,推动农文旅体康商跨界融合,打造跟着赛事、音乐节去旅行等新产品,创新数字游民、“黄山小住”等康养旅居新业态。8家全球前十高端品牌酒店集团成功落户,黄山市连续三年跻身全国康养20强,获评“中国研学旅行目的地·标杆城市”“2024年度活力之城”。
建品牌提质效。黄山处处皆胜景,该市以全域旅游的理念,进一步优化布局、提升品质,推动各景区景点相互补充差异化发展,推进民宿集群和乡村旅游集聚区建设,构建板块联动、区域协同、业态多样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黟县、屯溪区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黟县获评全国首个国际乡村旅游度假区,黄山风景区成为国内首个“全程AI伴游”景区,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储蓄稳居全省前列,旅游业日益成为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拓市场促消费。实施城市品牌全球推广计划,举办黄山旅游节、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等系列活动,黄山文旅亮相德国柏林等旅展,屯溪国际机场入选外国人240小时过境免签口岸,黄山市入选香港教育局学生内地交流计划线路库。实施“免减优·促消费”系列活动,发放文旅消费券2.8亿元、带动消费26.1亿元,新增皖美消费新场景11个、总数全省第1。特别这个春节,徽州鱼灯全网浏览量超过30亿次,成为现象级爆款,吸引带动超330万人次就在徽州过大年。
春日的黄山,在新安江畔、石潭坡山、灵山梯田,杜鹃、樱花、油菜花竞相绽放,与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相映成趣;在谢裕大茶博园、松萝茶博馆、祁门红茶手工坊,万亩茶园翠影摇曳,捻一抹翠绿,品一口春茗,舌尖尽染山川风雅;310处古村落与新安医学精心调配“疗养秘方”;食五黑宴、八大碗,嬉鱼灯、研徽墨;在徽州民宿里小住一下、枕星入眠;沉浸式欣赏《徽秀》《徽州府有喜》;品白岳夜逍遥,领略新安夜游魅力……
据了解,2025年,黄山市将重磅升级“烟雨黄山文旅惠民”促消费政策,进一步优化升级各项促消费举措。同时将启动“花期乡遇 寻味山河”2025年春季(乡村旅游)宣传推广活动,特别推出“走花路”“踏春行”“话茶趣”“来躺营”“泛轻舟”5类春季文旅产品,紧扣全市90个节点,全域联动举办赏花踏青、摄影采风、非遗体验、亲子研学、运动休闲等近百场文旅活动,以最开放的姿态、最温暖的服务,诚邀四海宾朋。(记者 潘祯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