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正是锻炼身体的好时节。随着北京中小学“体育八条”的深入推进,学校的体育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班级赛也在如火如茶地展开。

北京一些中小学还带着孩子走出校园拓展运动空间,在周边的公园里上起体育课、开起班级赛,让孩子们在“天然氧吧”里肆意运动,快乐出汗。

师生“上春山”
体育课有了新场景

近日,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玉海园三里校区把体育课搬到了距学校两公里的田村山体育中心来上,师生们走出校门,伴着春风“上春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2022年10月起,在田村街道的支持下,学校开始免费借用两公里之外的田村山体育场,作为学生的体育运动场地。此后,学校每周安排两个年级到田村山体育场上一次体育课,师生们亲切地称这门特殊的体育课为“上山课程”。有了“上山课程”,学校的操场不再拥挤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期待这每周一次的“上山”机会。有的学生说:“每次奔跑都能感受到风从耳边掠过的速度,我们终于可以畅快地奔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运动场地问题解决后,学校体育教研组开始了进一步探索。针对田村山地势起伏、空间开阔的地形特点,学校专门购置了一批体育器材,如跳箱、独木桥、轮胎、单杆、敏捷梯等,还设计了50米跑、接力赛、越野跑挑战赛等运动项目,锻炼学生们的奔跑、攀爬、跳跃、平衡能力。

一座公园衍生多个“课程副本”

紧邻丰台区建华学校的绿源公园,其实早已成为学校教育场景的延伸空间。每年的12月9日,学校都会利用绿源公园健步跑道,开展主题教育马拉松活动。今年3月,丰台区发布《丰台区创建乐学公园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试行版)》,全区116座公园将变身“立体教科书”,绿源公园也成了绿源乐学公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学校每天的午间及大课间,师生还可以走进公园漫步,放松身心、与自然对话。学校还开发出了春观萌芽、夏识昆虫、秋制叶画、冬悟温情的生命教育课程以及学生自主运营的志愿课程等五大课程模块。“学校正与园林局、社区多方联动,计划将绿源公园升级为四季艺术长廊、森林音乐厅等。未来将建设‘水系统探究站’‘一米菜园’等特色空间,通过校社联动打造二十四节气文化展陈区,使公园成为开放式教育综合体。”学校相关负责人说。

“公园体育课”

让公园变成动态课堂

课间操时段,昌平区天通苑学校初中部的学生在老师们的陪伴下,沿奥北森林公园的林道奔跑,湛蓝的天空、斑驳的树影与整齐的队伍相映成趣。“在公园跑操比在操场畅快多了!”学生刘雨禾的感叹,道出了该校“公园+体育”课改后学生的快乐心情。自2023年春季起,天通苑学校系统开发了自然体育课程,将40公顷的森林公园转化为动态课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走!到公园里去上体育课

在北京“体育八条”的政策引领下,学校不仅把初中各年级的两次跑操安排在公园,还指导体育教研组研发了公园特色体育课。校长王涵表示:“教育场所的破界不是简单的地理位移,而是通过环境赋能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让体育回归‘野蛮体魄,文明精神’的本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该校体育组组长展鹤介绍,学校将2000平方米的中央草坪利用成为多功能运动基地,便于飞盘传接、篮球实战、足球训练等模块课程有序开展。未来,学校还将与家委会联合推出形式更新、项目更广、意义更深的活动项目。

跑起来!把班级赛开在校园围墙外

近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马坊校区与王辛庄校区联合举办了第二届环湖“微马”长跑节及第四届“美丽杯”乐跑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以“健康第一,全员乐跑”为主题,分年级设置差异化赛程:低年级1200米、中年级1500米、高年级2000米,幼儿园大班也首次加入600米趣味跑。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将场地设置在学校附近的小龙河湿地公园,让班级赛越过校园围墙。实验二小平谷分校践行“体育八条”要求,因地制宜开展班级赛,将传统班级赛搬出校园,在湿地公园的环湖跑道打造全员参与的体育嘉年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中,身着统一服装的教师跑团格外引人注意。自平谷区实施“阳光乐跑5公里”计划以来,实验二小平谷分校成立了教师跑团,在大课间与学生一起跑起来。在环湖“微马”活动中,由几十名教师组成的教师跑团全程陪跑,再次展现了教育者对孩子们以身作则的引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教育报(ID: modedunews)”

如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xdjyb18@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沟通。

策划:赵艳国 张秋颖 张广林 韩冲

编辑:姜思瑶

校对:杨旭

审核:张秋颖

终审:冉阳 郝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