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期,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牵头,以跨部门联审的创新举措,用短短两周时间,助力德达医院获批全国首张外商独资心血管专科医院牌照。这一突破性的“德达速度”,绘就“大虹桥”打造制度型开放高地的崭新篇章,也再一次彰显上海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温度”。

去年11月,国家卫健委、商务部、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四部委联合发布《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等9省市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今年3月20日,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传来喜讯:全国已有3家新设外商独资医院获批,其中就有坐落于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上海德达医院,也是唯一一家外商独资心血管专科医院。这不仅标志着《关于支持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的若干措施》(即“虹桥33条”)中“支持引入高端国际医疗机构,支持举办外商独资医疗机构”这一重要举措成功落地,更彰显了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在对外开放领域的先行示范作用。

德达医院2016年9月正式开业,2018年入选上海首批高水平社会办医机构,不仅支持全国医保及沪惠保,实现跨省看病异地医保及电子医保便捷服务,还与60余家全球商业保险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024年4月,太古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宣布,完成增持德达医疗(DeltaHealth China Limited)股份的交易。这次增持股份标志着太古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在医疗保健行业取得控股地位,符合集团长期拥有及营运医疗保健服务的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达医院外景图。

据了解,跨部门联审机制是德达医院快速获批的关键因素,它改变以往单个部门依次审批的模式,减少流程环节,缩短审批时间。德达医院相关负责人回忆道:“2月26日向市卫健委递交正式申请,3月3日参加现场审核会,3月14日便正式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仅耗时两周。3月14日当天,市市场监管局变更后的营业执照便顺利到手。随后,3月18日我们向市发改委正式提交项目核准申请,3月21日取得批复,实现‘三证齐全’,成为全国首家外商独资心血管专科医院。这一高效审批流程,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虹桥速度’与‘上海温度’。”

在整个审批过程中,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积极作为,组织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委及青浦区相关部门,联合德达医院,多次召开专题现场会,为德达医院申请参与外商独资医院试点项目提供全程业务指导与贴心服务。在前期充分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通过跨部门联审模式,为试点企业并联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企业变更登记和项目核准等手续,有力推动全国首个外商独资心血管专科医院项目在沪顺利落地。

太古股份有限公司医疗投资董事总经理苏哲夫表示:“外商独资身份赋予我们更大灵活性,使我们能够迅速响应市场需求,调整经营策略。”借助政策优势,德达医院成功引入国际领先医疗技术与管理理念,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与医疗水平,为患者带来世界级医疗服务体验,为“健康中国”战略添砖加瓦。

德达医院医疗院长孙立忠展望未来时指出:“医院将立足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持续致力于引入尖端手术技术和医疗技术,在服务方面对标国际水准,确保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享受国际级医疗服务。”

原标题:《“德达速度”,飙出大虹桥的“高度”,和上海的“温度”……》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苏唯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吴卫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