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朱剑锋 张鹏
春风催新绿,姜农种希望。在豫南平舆县东皇街道的沃野上,轰鸣的开沟机划出笔直田垄,众多姜农弯腰覆膜、搭棚播种,万亩姜田与金色油菜花海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科技助农的春耕图景。依托"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平舆县通过土地流转集约生产、全程技术帮扶,短短三年种植规模从百亩扩至超万亩,为乡村振兴注入"姜"来力量。
仲春时节,航拍镜头掠过整齐的田垄,姜农弯腰播种,农机开沟扬起新泥。春阳暖照的田间,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开沟、搭棚、覆膜、播种……姜田里一派繁忙景象。覆膜在春风中翻卷如浪,与远处金黄的油菜花田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动人的春耕画卷。
为进一步指导新姜农种好姜,平舆县众耕农业种植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和老姜农们都忙在田间地头,现场为新姜农讲解种植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从选种、整地、栽种、施肥、防治病虫害等环节,全程进行"一对一"跟踪指导,为生姜种植保驾护航,确保生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我去年种了25亩大姜,效益还可以,今年扩大了规模,种了五十亩,同时又带动邻居种了十亩。"平舆县东皇街道蔡营村村民李柏松说。
据了解,生姜具有产量高、易管理、生产周期短等优点,市场价格逐年走高,加之通过技术改良,当地姜苗品质和产量也逐年提升,极大激发了广大姜农的种植热情,生姜种植在给种植户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
"我们村种姜规模扩大了,都在种姜。我现在年龄大了,不能出门干活了,在家里干活,每天上午还管顿饭,一天七八十块钱,感觉非常不错。"平舆县东皇街道张庙村村民吕成立高兴地说。
夕阳西下,万亩姜田在晚霞中泛起粼粼波光。从传统种植到智慧农业,从分散经营到产业集群,平舆生姜产业的崛起之路,正是中原大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动实践。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姜"山如画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我们合作社从2020年的100亩试验田,到如今覆盖东皇街道等多个乡镇的生姜种植规模已超万亩。作为全国生姜种植版图上的新势力,我们依托‘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技术升级、品牌打造,争取把平舆县打造成为全国生姜的主产区,把蔡营村打造成全国又一个生姜交易中心。"平舆县众耕农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裴国臣表示,他们今年计划建设一个5000吨的冷库,让平舆生姜直通全国商超和出口市场,让平舆姜香飘向世界,争取让"平舆生姜"成为继"平舆白芝麻"之后的第二张农业金名片。(编辑 詹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