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古城箭道巷北端的小广场,曾长期受车辆乱停放问题困扰。这个本应为市民提供休闲空间的场所,一度被各式车辆挤占,地砖破损、秩序混乱,不仅侵蚀了公共活动空间,更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痛点。为破解这一难题,寿县城管局于两年前启动专项整治行动,创新采用“石凳隔离法”——投资十余万元定制106个雕刻精美的大理石石凳,沿广场周边形成物理隔离带,既有效阻止了机动车违规闯入,又为市民增添了休憩设施,实现了秩序与民生的双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前放置的隔离石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在改建中的广场

随着古城5A创建带动旅游升级工程的推进,箭道巷迎来整体风貌提升。昔日的小广场纳入改造计划,其功能定位与景观布局面临调整。这意味着原有的石凳布局需同步优化——若继续保留,可能影响新景观的完整性;若直接拆除,又将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面对这一新课题,城管局秉持“物尽其用”的治理智慧,启动石凳“再分配”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实地勘察与科学谋划,南门口绿地被选定为石凳的“新家”。此地全天人流量较大,草坪开阔但缺乏休憩设施,且常有机动车违规驶入破坏植被。城管局调集机械设备,将百余个石凳有序转移至新址。石凳沿绿地边缘呈环状排列,既形成自然屏障有效拦截机动车,又构建起环形“休闲椅廊”,为游客提供观景歇脚的温馨空间。转移过程中,工作人员采用专业吊装设备,确保石凳完好无损。石凳古朴的雕刻纹样与绿地景观浑然一体,成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生动注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石凳“搬家”行动,折射出城市治理的民生温度与创新力度。一方面,通过对公共资源的二次利用,避免了重复投资,体现了节约高效的治理理念;另一方面,通过设施功能的动态调整,实现了城市空间的持续优化,让市民游客在细节处感受城市品质的提升。如今,南门口绿地草木葱茏,石凳静候,既守护着城市绿地,又承载着人文温度,成为寿县文明创建中的一抹亮色。

▌来源:寿县城管

▌编辑:龙震琳

▌审核:小红花

▌抖音号:@shouxianren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