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医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这是38岁的农民工陈师傅(化名)在经历生死劫难后,发自肺腑的感激之言。

在建筑工地的一线

农民工兄弟们挥洒着汗水

默默构筑起城市的繁华盛景

然而

他们在为城市添砖加瓦的同时

也时刻面临着意外的威胁

近日,陈师傅遭遇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意外。施工过程中,他不慎从高处坠落,地面上一根竖立的钢筋贯穿了他的腹部。危急时刻,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骨科联合泌尿外科、麻醉手术科、神经外科等多学科团队迅速展开了一场与死神的生死较量。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高效紧密的协作,将陈师傅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钢筋插进肚子,血止不住啊!”

据工友回忆,事发当时,陈师傅正在高空作业,却因防护措施出现松动,一个不留神便从高处坠落。一根拇指粗的钢筋从他的左下腹斜着穿入体内,伤及了椎管和肾脏。一时间,现场鲜血如注,陈师傅被剧痛紧紧攫住,完全动弹不得。

“快!快送医院!”工友们一边紧急拨打 120 急救电话,一边大声呼喊。这一突发状况,让现场瞬间陷入一片慌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钢筋从左下腹穿入体内

急救中心迅速接诊,并立刻启动创伤绿色通道。CT检查显示钢筋紧贴着肾脏和大血管,稍有差池,便极有可能引发大出血,甚至导致感染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三亚中心医院党委委员、骨科主任张国如当机立断:“必须立即手术!钢筋在患者体内多留存一分钟,风险就会成倍增加!”

多学科协作,与死神赛跑

面对钢筋贯穿伤这种堪称极危手术,医疗团队遭遇了三道棘手难题

  • 怎样才能安全地拔出钢筋?
  • 如何精准地修复受损脏器?
  • 又该如何有效规避术后感染,确保患者平稳度过康复期?

在这场生死较量中,各科室紧密协作。麻醉手术科全力为患者稳定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血液循环保持稳定,为后续的手术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骨科联合泌尿外科反复研讨,精心规划手术路径,在毫厘之间周旋,小心翼翼地避开钢筋周围那些重要的血管;放射科全程在线,实时提供清晰的影像学图像,为准确判断损伤范围提供有力的辅助。

经过长达 2 个小时的紧张奋战,这根长达 50cm、直径约1.5cm的钢筋被完整取出,肾脏破裂的地方也成功得到修补。术后,医护人员对陈师傅进行严密监护,幸运的是,陈师傅并未出现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这根差点夺走陈师傅生命的 “作案工具” 被取出时,在场的医护人员无不倒吸一口冷气。从事骨科护理工作多年的蔡护士感慨道:“我从未亲眼见过如此严重的穿透伤,以前都是在电视新闻里看到类似报道。”

术后,张国如主任带领医护团队访视患者,与患者家属交流病情。他表示,患者目前仅是脱离生命危险,后续仍有深部感染的风险,我们一刻也不能放松,时刻警惕不良状况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专家呼吁:穿透伤需争分夺秒

张国如主任指出,腹部贯穿伤的死亡率高达30%救治的关键就在于“快”与“准”

一旦发生此类意外:

1、严禁自行拔除异物,以免造成二次损伤;

2、立即压迫止血,并固定受伤部位,以此减少脏器移位;

3、务必在第一时间将伤者送往具备创伤救治能力的医院,抓住宝贵的黄金抢救时间。

此次成功救治的背后,是三亚中心医院多学科团队的无缝协作,是每一位医护人员全力以赴的付出,更是践行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理念的生动诠释。未来,医院也将继续凭借精湛的医术和暖心的人文关怀,为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