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天空碧蓝澄澈、艳阳高照。这天上午,由桃源县教育局教研室牵头,桃源县漳江中学文星小学一行十余人来到桃源县深水港中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这次活动分上课和讲评探讨两个环节进行,先后有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科目,分布在小学一、二、四、五四个年级的两校四个老师上公开课。

早在一年前,在教育局的统筹安排下,遵循以教育质量内涵提升为主旨的“书香桃源”建设目标,就开展了漳江中学文星小学与深水港中学之间的“结对帮扶”活动。那时是深水港中学的几位小学老师以听课的形式到漳江中学文星小学“取经”学习。这次两校牵手,在深水港中学共同探讨以“教学做合一”为主题的教研活动,让深水港中学这所乡村薄弱校以此为契机,让教改从空中楼阁变为脚下的路,得以引进城区优质教学资源,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几何时,由于学校毗邻县城,学生舍近求远到县城学校就读的现象严重。学校出现了办学规模在短短几年间从800人左右下滑到400人的尴尬局面。在这样的困境下,学校领导一直在思考如何挖掘现有资源为孩子提供优质教育。校长李建平发现,地方上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就是最好的突破口。为此,借学校座落地境内归属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遗址的鲇民丘遗址为宣传突破口,把学校操场围墙改造成“文化”墙进行宣传,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和心理健康教育,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校园文化品牌,从而熏陶出“积极进取”的校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校园里鲜红的塑胶跑道和操场上以白底蓝字为主色调的“文化墙”相得益彰。当然,学校靠教学质量生存,教学质量的落脚点在课堂。“课堂要解决问题,不能解决问题的课堂不是高效课堂,好问题才能成就好课堂。”仔细观察教师的上课状态,关注学生的听课态度,用“正”字记录教师的提问次数……从一年前设定漳江中学文星小学帮扶深水港中学开始,学校李校长就坚持“一线作战”,不定时的巡课、听课。正是在无数次巡课、听课、评课中,引领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显著提升了学校办学品质,升“桃源一中”这所全省闻名的重点中学人数由一个变成四个。同时,也为学校培养出一批优秀教师。这次出马和漳江中学文星小学三名教师一起共同完成此次教研上公开课任务的孙妍老师就是脱颖而出的一名优秀教师。她上的是小学二年级数学课——除法的初步认识。在课堂中,她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即使是数学课,也上得富有艺术趣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作为“结对帮扶、送教下乡”另一方的漳江中学文星小学三位老师也采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声情并茂、轻言细语的讲解,遵循“生本课堂”原则,以“启发、诱导、讨论”为主的方式把课上得风声水起,展示了每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最后,桃源县教研室学科专家的讲评犹如指路明灯。建议教师教学中多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知行合一赋能课堂,城乡协同共育桃李。这次在桃源县深水港中学开展的“城乡帮扶送教”活动,是尝试打破“城乡二元壁垒”之举,让城乡教育资源融合,在两校间搭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交流平台。深水港中学将立足教学质量,浴火重生,为学生的今后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来源:指尖新闻

作者:杨高军

编辑:邱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