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3日19时,南昌的夜幕刚刚降临,而在遥远的非洲西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市正值上午11时,烈日高悬。通过视频连线,中交一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塞内加尔项目部执行经理刘强出现在了屏幕上。这支团队正是来自南昌湾里的企业职工,自2015年进入塞内加尔市场以来,他们便坚守于此,先后参与了多个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项目部中方工作人员与塞内加尔人交流技术。
“近三个月,我们经历了许多挑战。但你看,现在这座桥又重新连通了达喀尔的城市命脉。”刘强转过身,看向不远处的天桥,眼里满是骄傲。可谁能想到,数月前,这座桥还因一场意外事故而岌岌可危。
这座天桥横跨N1国道和A1高速公路,是连接达喀尔交通枢纽区与人口密集区的重要通道,堪称城市的“大动脉”。然而,因一辆失控车辆的撞击,桥边跨梁发生脱落,坚固的天桥瞬间变成了危桥。
“在长达10年的合作中,中国团队用实力赢得了我们的信任。”塞内加尔当地合作方属地负责人贾瓦拉分享道。作为土生土长的塞内加尔人,贾瓦拉自2015年起便与中国团队并肩作战,负责项目与当地社区、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他说:“从2015年参与捷斯—图巴收费高速公路建设开始,我和中方项目部团队一同完成了两个重大基建项目。无论是复杂的地质条件,还是紧迫的工期要求,他们总能以专业的技术和高效的执行力交出完美答卷。我愿跟随中国企业一同建设塞内加尔。”
基于对中交的信任,塞内加尔公路局将天桥修复的任务交给了塞内加尔项目部。在此次修建项目里,来自上饶的项目安全员吴忠毅是此次修复工程的关键人物之一。他主要负责交通管制及施工期间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在施工前,吴忠毅参与了交通导行方案的论证,提出了封路范围、交通安全设施需求及人员配置等具体建议。经过项目组讨论,方案得到了塞内加尔交通局的高度认可。
“一号点位封路完成,二号点位封路完成,三号点位封路完成,可以施工!”在吴忠毅的指挥下,修复工程正式启动。为确保安全,吴忠毅在T梁拆除前逐项核查人员防护用品、设备性能状态、钢丝绳等,确保万无一失后才同意吊装作业。在吊装过程中,他始终坚守现场,紧盯每个环节,确保施工严格按照方案进行。经过项目组一夜的奋战,废梁安全落地。
然而,废梁落地后,制梁区的选址又成了难题。吴忠毅想起之前勘查现场时看到的一块空地,坡度适中,非常适合作为制梁区。经过项目团队多次讨论和论证,新梁的制架运方案终于确定。在整个修复过程中,他与团队凭借其专业知识和一丝不苟的态度,确保了每项安全措施的落实,为项目的顺利完工提供了坚实保障。
“走得再远,我们的根在江西;建得再高,始终心系家国。”吴忠毅谈及这几年在海外的工作经历时感慨万分。如今,达喀尔的天桥已经修复完成,这座曾经岌岌可危的“大动脉”重新焕发了生机,见证着这座城市的美好未来。
来源:本报消息
撰稿:万雯婷
值班编校:龚玉磊、徐贵保
值班主任:齐菲斐
值班编委:黄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