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一场特殊的爱心志愿活动在长春市育龙特教学校悄然展开。这场名为“携手同行,共享阳光”的活动,由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一22班全体师生联合吉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以及吉林科技出版社共同发起,旨在通过互动体验与心理辅导,搭建起一座连接社会与孤独症儿童心灵的桥梁。
活动中,双方学生互系象征接纳与关爱的蓝丝带。蓝丝带不仅是关心孤独症儿童的标志,更是一种无声的承诺——承诺理解、承诺支持、承诺不放弃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师大附中初一22班班主任刘海昕动情地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孤独症儿童同样拥有享受爱与被爱的权利。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孤独症,消除误解,用实际行动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在特教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分组进入活动室,与孤独症儿童展开一对多的小组互动。手工制作环节中,同学们耐心细致,用爱心一点点打开特殊孩子的心扉,用彩纸、胶水和剪刀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小作品。这些简单的手工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更在无形中拉近了孤独症儿童与世界的距离。
活动中特别安排了一场肢体互动环节,孤独症儿童与同学们通过肢体接触放松情绪,提升社交能力。虽然孩子们的表达方式各异,但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真挚的情感。这种非语言的交流方式,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心灵的触动,也让大家看到了孩子们未来无限的可能性。
为了让这份爱心得以延续,活动还设立了捐赠区,接收社会各界捐赠的图书、玩具及学习用品等,所有物资将直接用于支持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和日常生活。吉林科技出版社、吉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以及师大附中初一22班全体师生现场慷慨解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爱无疆”的精神。
长春市育龙特教学校的负责人对参与此次活动的全体师生表示感谢,并分享了孤独症儿童家庭的心声:“每一次这样的活动,都是对孩子们心灵的一次滋养,也是对我们特殊大家庭莫大的鼓励。感谢每一位爱心人士的付出,是你们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温暖。”
“携手同行,共享阳光”爱心志愿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志愿服务,更是一场关于理解与成长的温暖对话。它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爱,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在这个蓝丝带连结的世界里,爱与希望永远长存。孤独症儿童的世界也将因爱而更加光明。
来源:城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