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一个新知识!

全国每10个智能交通镜头

就有6个是“闽侯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离不开闽侯县

高层次G类人才林志强

在光学元件领域深耕17年的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志强介绍公司研发的新产品

林志强现任福建福特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总经理。他在公司主导开发了很多产品,都在国内实现首家批量生产。近日,记者采访了他,聆听他在光学领域17年探索与追求的故事。

林志强出生于1982年

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

便回到家乡福建工作

投身于光学领域的研究与开发

“在我工作的前6年,我主要参与或主导开发了很多产品及技术平台,其中不少是国内首家批量生产的。”林志强举例说,这其中包括参与开发的用于生物医疗的流式细胞分析的高NA荧光收集物镜,自2010年开始批量生产以来,一直应用于国际上领先的流式细胞仪厂家的设备上,最高时占到国内50%以上的市场份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林志强将主要精力放在了

工业激光、生物医疗以及

半导体光学等市场的开发上

为企业赢得了丰厚的业绩

他带领团队不断突破技术瓶颈

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光学产品

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3年,林志强受邀来到位于闽侯经济发展中心园区的福特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建立衍射光学平台

这一平台包含了二维光栅和各种光学微纳结构产品。虽然国内很多高校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相关研究,但在批量生产端仍存在不足。林志强和他的团队正是从这一痛点出发,致力于开发批量工艺,实现量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福特科的产品线中

星光级超高清ETC镜头

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

这款镜头是行业内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星光级镜头,拥有超大光圈、超低照度和超高清的优势。即使在极端天气或夜间微光环境下,这款镜头也能实现4K高清级别的抓拍效果。不过,这些镜头的开发工作可谓困难重重。

林志强解释说

对于某些超高标准的镜片而言

其表面的平整度要求之高

就如同在一个广阔的运动场上

地面的起伏

不得超过一粒沙子的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若镜片光滑度不足,拍摄出的照片便会显得模糊或变形。因此,加工这类镜片必须借助超精密的设备来完成。

高端镜头中包含多块镜片,每一块都需放置得极为精确,对于一些高要求的镜头而言,其装配位置精度甚至要达到几微米,仅相当于头发丝的几十分之一。

高端镜头对操作人员和设备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装配镜头时,工人需要像外科医生进行手术一样小心翼翼。每一块镜片都需通过超级精密的机器来安装,稍有用力过大或位置偏移,整个镜头就可能出现问题。

镜头内部还包含许多微小的零件,如马达和齿轮等,这些零件也必须装配得恰到好处,才能确保镜头在对焦和变焦时既快速又准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同事一同研发产品

记者了解到

在镜头的加工和装配过程中

对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要求极为严格

过高的温度或过潮湿的环境都可能导致镜片和零件发生变形。因此,工厂内必须设有超级洁净的房间,并配备恒温恒湿的设备,以确保加工和装配环境的稳定性,犹如医院的手术室一样。

如今,林志强所在的公司实现了月产镜片最高800万片、镜头最高100万个,拥有授权专利近200项,甚至拿下全国每10个智能交通镜头中,就有6个是“闽侯造”的行业佳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近些年来,林志强本人也收获了诸多荣誉,这其中包括,他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参与了厦门大学田中群院士负责的国家重大仪器专项“等离激元增强拉曼光谱仪器研发与应用”,负责其中子项目“微型拉曼光谱仪的研究”的技术开发工作;2023年,他受聘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实践导师等。

记者 陈木易/文 林双伟/摄

新媒体编辑 刘亦洪

监制 管慧 王臻

福州晚报新媒体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福州晚报,获取更多资讯

点亮

转发分享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