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你敢相信,曾经世界上的汽车制造和销量大国,如今他们的本土已经被中国品牌“攻陷”了。

2024年的数据显示,登陆日本只有两三年时间的比亚迪,销量上已经超过了本土品牌丰田。虽然超出的规模不是太大,但是这件事的象征意义要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年以来,日本一直是汽车制造和销量大国,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日本的汽车销量把传统的欧美国家都打趴下了。

尤其是日本本土,几乎就是外国汽车的死地,但是现在中国的汽车品牌却攻入了日本本土,而且还在不断开疆拓土,继续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件事的意义就在于日本汽车制造业大国的身份更加危险,尤其是日本国内。随着中国汽车品牌的进入,接下来将会是中国汽车在日本生根发芽并发扬光大的起点。

具体的情况怎么样?先来看一下比亚迪这几年来在日本的具体发展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销量没有达到2000辆目标

比亚迪是在2022年来到日本的,当时的目标就是纯电动汽车市场。日本在新能源汽车发展领域和别的国家的思路不一样,其他国家包括中国都在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技术。

日本的思路从一开始就是在发展混合动力技术,不管是丰田还是本田的老牌车商,都在大力发展氢能源技术。在这种局面下,比亚迪入局日本汽车市场,发展纯电动汽车技术,实际上就是开启了一条新赛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的时候,比亚迪在日本设置的销量目标是2000辆汽车。年底盘点这一目标没有达到。当年在日本销售的汽车总共不到1500辆。

具体来看,2023年比亚迪在日本推出的主要是两款车型。一款车型是 ATTO3, 一共卖出去1198辆,另一款车型是 Dolphin ,一共卖出去248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比亚迪在日本区域的总经理表示,其实这销量也不算太差,因为比亚迪是从零开始的。相对于其他品牌,尤其是日本本土的品牌,他们在市场已经深耕了多年,正所谓树大根深,影响力要比比亚迪大得多。

这种说法其实很客观,因为在日本人看来,日本本土的纯电动汽车发展本来就不太好。在2023年的时候,日本本土最受欢迎的纯电动汽车是日产的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比亚迪的车型比起来,日产的汽车月销售量也仅仅比前者多了两倍。而其他的日本纯电动汽车品牌,像斯巴鲁这些品牌,他们的车甚至还没有比亚迪卖的好。

对比之下,在全球市场,2023年比亚迪可谓打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大胜仗。全年的销售量高达302万辆,同比增长了61.8%,在国内成了一众汽车品牌中的翘楚,在全世界跻身前十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在这种巨大的优势下,比亚迪并没有放弃在日本市场的继续扩张,而且比亚迪还分析了日本业务应该改进和优化的3个地方。

首先,进一步提高在日本汽车产品的质量。其次,改善消费者的体验机制。最后,要做好和客户的沟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让日本人看到比亚迪的改变,在2024年初的时候,比亚迪在日本的广告业务还专门请到了日本本土的演绎名人站台助阵,所有的广告设计都符合日本人的消费口味。

事实证明,比亚迪的做法是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销量超过丰田

上个月,日本汽车进口协会公布了2024年的汽车销量数据。在纯电动汽车的销量上,比亚迪同比增长54%,2024年全年的销量达到了2223台。

对比之下,丰田去年的销量为2038台,在日本本土,比亚迪首次超过了日本的品牌,这也意味着中国的汽车在日本市场得到了重大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具体来看,去年在日本本土排名前七的汽车品牌中,日产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依然排在第一位,全年的销量为30749台。

排在第二位的是美国的品牌特斯拉,全年的销量为5600台。排在第三位的是三菱汽车,全年的销量为2504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亚迪则排在第四位,紧随其后的是丰田,这两个品牌的销量都超过了2000辆。排在第六位的是韩国的现代汽车,去年的销量只有607台。

而日本的另一个品牌本田,去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只有147台。所以说不管从哪个角度去看,未来中国汽车品牌在日本市场依旧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是从格局上来看,此前不管是丰田还是本田,作为老牌的汽车制造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力度一直没有发挥到更好,这才导致其他的品牌能够后来居上。

随着比亚迪超过了丰田和本田这两个本土品牌,接下来中国车企在日本的对手就只剩日产和特斯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日产的销量已经排在了绝对的第一位置。特斯拉的销量虽然较高,但是不管是在日本还是在全世界,销量已经出现了松动和下滑。

尤其是在世界市场,比亚迪已经和特斯拉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特斯拉如果在技术上没有什么颠覆性成果,所谓的高品质效应将会消失殆尽,被比亚迪以及国内的其他品牌超越只是早晚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来看日本市场,比亚迪的销量之所以能得到重大突破,一个很大的因素是品牌业务在不断下沉,向着更深层次的日本市场突进。

线下门店将从50家增加到100家

比亚迪的线下门店,在日本的增速每个月都以肉眼可见的规模在增长。2024年初的时候,比亚迪在日本开设的代理店铺有22家,包括还没有建成的线下门店,当时的总规模有50家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覆盖率来看,这些门店可以覆盖日本47个都道府县的一半,也就是说,日本一半的市场都将能看到比亚迪的相关业务。

这种增长速度很快,截止到目前,日本至少一半的市场都可以清晰感受到比亚迪的存在。尤其是日本普通的消费群体,他们在各个方面也能更多的看到比亚迪的各种广告了。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是拓展影响力的不二法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比亚迪最新的规划,2025年比亚迪在日本的线下门店,以及其他的销售网络将会增加到100家左右。

也就是说,随着线下门店的进一步拓展,日本整个市场将会被比亚迪的业务全部覆盖。不光线下门店在继续扩张,比亚迪还宣布在日本市场将投放全新的车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止到目前,比亚迪在日本市场已经投放了3款车型。之前的3款车型都是纯电动汽车,即将投放的第4款车型,将是首次推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不管从哪个角度去看,比亚迪都是雄心勃勃,计划周密,而且也获得了日本本土消费者的青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日本的岩手县,一位消费者此前开的是本土产的燃油车,最近两年,他发现身边的朋友逐渐都更换成了纯电动汽车,所以在去年他也购买了比亚迪的一款纯电车。

从日本线下的反应来看,比亚迪的品牌和其他品牌比起来,在价格上更优惠,尤其是电动汽车的维修与使用成本也更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日本爱知县的一个比亚迪销售门店,经理表示,去年销量好的时候,一个月可以卖出20辆以上。

都说日本人因循守旧,不愿意尝试新能源汽车,但是从现在的情况看,日本人不是不愿意尝试,而是在中国汽车品牌进入日本本土之前,其他的品牌性价比都不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比亚迪在日本本土市场进一步深耕,不光品牌影响力会继续增长,还会进一步推动日本汽车品牌的式微与衰退。

现在的局面是“日退中进”

在中国市场,日本汽车近年来已经快速退居二线市场,本田、丰田这样的品牌目前在中国主要还是销售燃油车,三菱这样的品牌之前已经彻底退出中国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日系燃油车为主的时代正在急速发生转变,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的汽车品牌在迅速扩张,不单单占领了国内市场,最关键的是还占领了国际市场。

“日退中进”,正是现在日本汽车品牌逐步式微和收缩的直接表现。目前的燃油车市场,日系车在全世界确实还占据着半壁江山,但是以中国品牌为主的新能源汽车正在急剧的蚕食燃油车的份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管是在日本本土还是在世界市场,日本的汽车品牌都在收缩战线。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燃油车不会马上退场,但是新能源汽车的性能肯定会越来越强势,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会改变消费者的认知和需求。

未来不光是比亚迪,其他中国的汽车品牌也有可能会冲入日本本土市场。综合因素之下,日本的汽车品牌将会遭遇各方的围剿。虽然日本本土也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但是日本的技术差距正在和我国持续拉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要这种趋势没有扭转,只要日本的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份额依旧不大,日系车最终将会面临逐步退出市场的尴尬局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需求,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汽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日系车在燃油车时代已经完成了使命,接下来中国的新能源技术和品牌将会更加发扬光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这种局面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就能改变得了的,趋势如此,所有的演化规则以及大众的潜意识都会跟着持续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亚迪在日本的发展和超越就是最好的例子,也是中国汽车品牌在全世界持续发力和扩张影响力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