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提起嵊州,就一定会想到它充满烟火气的小吃。这期给大家推荐几样经典特色,各具风味,作为早饭、点心都不错。

嵊州麻糍,当季新鲜艾草制作。长条形,一条条长度大约10公分,拿在手上吃,方便过瘾。除了糯米香、艾草香,馅料里还有芝麻、豆沙,吃起来有点甜,口感更丰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嵊州老面香菇青菜包,传统老面发酵,外皮暄软有嚼劲,鲜嫩多汁的小青菜,搭配香菇的浓郁鲜香,外皮被油浸后,鲜香美味,颜色翠绿很春天。爱吃素包子的一定要试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嵊州榨面,地方特色王中王。据地方志记载,自明清时期,嵊州当地乡民常以榨面作为馈赠佳品,以示吉祥如意。我们推荐后,已售出878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糕,年年高。嵊州年糕是特别的细条状,搭配各种菜啊肉啊,汤汤的,粘粘的,吃一碗特别治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戳目录可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麻糍,在浙江,司空见惯,用糯米艾青捣鼓捣鼓而已。不过,嵊州麻糍不一般。嵊州人小魏说,“我觉得嵊州麻糍应该是浙江尤其好吃的麻糍。”

小魏家的艾草麻糍,很多同事第一次见,一条条的嵊州麻糍,白白的米粉包裹,淡淡的艾草香,还有芝麻香袭来,入口软糯,芝麻豆沙馅甜而不腻, 越嚼越能体会艾草的清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财务何小洁说,甜度刚刚好,艾草香,饭后吃都不腻;小编乐乐说,这冰冰的感觉还真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嵊州艾草麻糍:

很新鲜,充氮保鲜,让人放心,白芝麻豆沙馅,6盒(450~500克/盒),优享价88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嵊州魏家的麻糍,魏家老配方,结合现代工艺,味道很好,我每年必吃。

收到的时候品相不错,有少量芝麻豆沙从里面跑出来了,应该是料太扎实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事们试吃后都夸,本来不爱甜食的我也忍不住吃了一个,确实满口艾草香,可惜略硬,不够糯,如果平底锅热一下就爽了。但是,就凭这特殊的香味和口感,我又忍不住吃了一个,好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接吃味道不错,拿回家,放锅里稍微煎了一下,变得软软黏黏的,更好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甜甜的,有艾草的清香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纯手工制作:

挑选艾草,洗干净,搓洗,使之软化,再用大锅煮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米浸泡、碾碎,与艾草一起在蒸笼里蒸。之后放入石臼,用木槌敲打均匀,纯手工,力气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步

摊平,放入豆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四步

包裹豆沙,切成条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Tips.

麻糍收到,一般可以直接吃,如果没吃完,放冰箱冷冻,可以储存一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吃的时候,可以拿到锅里稍微煎一下,不用放油,直接煎。煎过会更香,建议用平底锅,便于掌控火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笼包,几乎人人都爱。在包子的江湖,嵊州小笼包绝对是顶流。它在浙江甚至全国各地,遍地开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备点包子在家里以备不时之需,无论是当早饭,还是临时不知道吃什么,“家中有小笼包,心里不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嵊州小笼包有死面,有发面,还有各种不同的馅料。

这次和大家分享一款老面香菇青菜包,清新素雅。清清爽爽素馅,翠绿鲜甜小青菜和鲜嫩香菇,外皮 暄软, 味道鲜美,一口沦陷,纯手工包制,非遗传承人经典传承好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配料表非常干净,包装设计也非常清新可爱,让人看着就会心情大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嵊州老面小笼包:

1.香菇青菜包:540g/袋(约20个),1袋优享价39.9元,2袋优享价65.9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干菜肉包:800g/袋(约30个),1袋优享价58元,2袋优享价98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以下可冷冻保存12个月;顺丰发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前家里就长期会买小笼包作为早餐,这家的小笼包味道真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皮劲道,嚼着不老。个头小巧,2口一个。鲜肉馅的基本都是瘦肉,早上吃起来也不会太油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菇菜包,以青菜为主,香菇为辅。整体口感清甜,肉馅的吃腻了可以买这款,不踩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款吃起来都不会有过重的香料味, 蒸着、煎着吃都好吃~可以放心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嵊州小笼包非遗传承人沈红平 入行已经十多年,她的师傅也是绍兴市嵊州小笼包非遗传承人,而沈红平,是他的关门弟子。师徒两人,守护着这有100多年历史的经典“国民早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红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师傅的鲜肉包、梅干菜肉包早已在全国风行多年。这款香菇青菜包经过反复试吃,终于达到了满意的口感,才上市和大家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学做小笼包第一天起,师傅就和她说,“做产品先要做人品”,不管别人怎么做,首先要守住自己的底线。在沈红平看来,嵊州小笼包就要不加泡打粉、只用新鲜食材、纯手工包制,才算是正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对品质的高要求,她做的“会呼吸的小笼包”,从嵊州满大街的小笼包店中脱颖而出, 得到挑剔的嵊州本地人的认可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4年,沈红平就已在嵊州市小笼包制作大赛中拔得头筹,荣获一等奖了。这满墙的奖状和证书,真的是YYD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的非遗传承人沈师傅,在杭州亚运会还成为了绍兴站的火炬手。

为什么好吃?

1.精选食材原料

选用 本地种植的上海青和富含维生素D的干香菇 ,传承老手艺制馅,保留青菜和香菇原有的营养价值和口味, 青菜翠绿清甜可口,香菇味道浓郁鲜嫩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传承老手艺调馅,保证食材本真味道

上海青需要焯水的时候放食盐、油和小苏打,这是保证青菜翠绿不发黄的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菇泡发后切丁需要用油煸炒一下,锁住水分的同时,可以去除香菇的味道,鲜嫩爽口。青菜和香菇混合以后放入调料, 加入猪油拌馅 ,是包子吃起来鲜香的关键!

3.守古法,老面发酵,不添加泡打粉

老面,嵊州话叫“老娘粉”,不用泡打粉是最基础的,用老面加上天然酵母,低温发酵,让面团充分呼吸,做出来的面皮,麦香十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得好的面皮,咬下去暄软柔嫩,咀嚼起来又筋道不松散。

4.“三光”揉面,纯手工包制

合格的面团有“三光”:手光、面光、板光。揉面不能光靠蛮力,得用一股巧劲,把面团揉到合适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包制也很有讲究,从下剂子开始就不能马虎。随机挑选了几个剂子称一下,误差不超过1g。

师傅左手拿起一个剂子,右手把馅舀进皮子中心,逆时针一转,提拉收褶,一个小笼包一气呵成!要做到每一个小笼包都大小均匀、皮薄馅多,靠的都是师傅们手上几十年的真功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包好的包子,皮薄且匀称、馅多而不漏。面团和馅的比例大约在6:4,这样的比例恰到好处,蒸熟后的小笼包咬下去每一口都有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蒸可煎

蒸着吃简单方便:水开上锅蒸8-10分钟,配上牛奶或者粥,用简单而又美味的早餐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煎着吃外皮酥香,内馅鲜嫩:平底锅放入少量食用油, 无需解冻 ,将包子放入锅中,煎2分钟后加入少量的水,盖上锅盖闷3分钟,出锅撒上炒熟的黑芝麻, 外皮焦香酥脆,内馅脆嫩鲜香 ,十分美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嵊州榨面虽然看上去和浙江金华东阳等地的米线有点像,但是,榨面,是面非面。它形似圆盘,面如银丝,韧而不硬,干而不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榨面圆圆一盘比脸还大,看似像粉干、米粉,比粉干稍粗一点,更有韧性一点,炒起来比粉干不容易断

由早稻米经过蒸煮和压榨日晒而成。经浸润、压榨、成稞、晒面等二十多道工序,才得那么一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沿着溪水边晒榨面

一遇煮沸的滚汤,便渐渐舒展开来,白得透明,且有嚼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脚女婿上门,若得女方家长青眼,未来的丈母娘会烧一碗鸡子榨面(榨面底下埋上两个荷包蛋)。女儿出嫁那天,娘家人也要在女儿上轿前煮上一碗榨面,那是一碗娘家人的牵挂。

推荐榨面的嵊州人小魏,当年也是吃过丈母娘家的榨面,才把媳妇娶到手。

小魏的丈母娘家在嵊州殿前村附近, 一个以手工榨面而远近闻名的村落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传统的嵊州榨面用优质籼米做原料,不添加任何赋形剂,经两蒸一晒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殿前师傅介绍,殿前榨面的制作工艺较之其他地方又略有不同:

洗米后至少浸泡七八个小时,继而磨粉、制粒子、蒸粒子,随后上榨成面、解散松透,水洗,再蒸面、再解散水洗,这才分条于竹簟上成圆盘形、避烈日背风晒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蒸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盘形

除开洗米浸米头两道工序,从水磨开始一直到晒干收回,人力的劳作是持续不间断的。

从半夜开始制作,黎明时分晾出,尚需淋水、解散、再次解散、定时翻面,到中午十二点左右才得以收归入仓。

一碗榨面的背后,是乡亲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传统的手工制作让嵊州榨面风味独特,它取用方便,可炒可放,带给嵊州人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是其他食物无法比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嵊州榨面:

1.榨面普通礼盒装(4.8斤左右),优享价78元;

2.榨面三合一食盒(榨面5斤+豆腐皮1斤+笋干菜1斤,地道搭配), 优享价16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妈烧了一块,刚好吃完,挺好吃的,浸水时间短一点,吃起来比较有筋道。问我家熊孩子好不好吃,他很浮夸地说这个最好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嵊州麻糍和榨面,小魏家的“魏妈妈年糕”,味道也很正宗。年糕一根根有型,柔软中带着劲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妈妈招待方哥,水开后放入刚刚炒过的年糕,放入豆腐,加盐调味,然后焖煮一会儿。每一根年糕上裹满了汤汁,入口有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妈妈(左)

条状的年糕,可以慢慢咀嚼,很耐嚼;也可以随意嚼几下就吞,也不费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丰富的配料,每一口吃去味道相同,又有几分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吃到后面,年糕不那么烫了,可以端着碗直接“喝”着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妈妈年糕:

每盒附赠魏妈妈亲手腌制的雪菜和制作的鸡蛋丝,一盒年糕搭配配料,可以烧一碗,一人份量,妥妥的。

6盒装(300克/盒,每盒附赠鸡蛋丝+雪菜) 常规价80元,优享价75元。

充氮保鲜,保鲜效果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浙一带的嵊州年糕,非常有名,这款已配好料并且已将年糕都切好,很方便。配料是雪菜和蛋皮,蛋皮是嵊州做法里的标配,感觉蛮正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喜欢炒着吃,年糕清洗后直接炒制,将配菜倒入,加调料,五分钟起锅搞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糕的口感很正宗,Q弹的口感带着大米的香味。雪菜和蛋皮的加持,让炒年糕的口感更丰富,是在嵊州吃的一样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盒一人份的量正好,过年在家备几份当早餐,或聚会的时候当主食,很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