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资料,融合个人观点撰写而成,确保原创性,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

‍‌前言

最近一段时间,李嘉诚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社会舆论对此事议论纷纷。官方针对李嘉诚与美国财团之间的交易行为发出了警告,然而李嘉诚却选择了保持沉默。

因此,官方明确表示所有交易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并且政府会依据规定进行处理,这无疑是对这次交易的一次强烈提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官方报道内容截图

受此影响,李嘉诚旗下的公司股价大幅下滑,市场价值缩水超过千亿元港币。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李嘉诚如此坚持自己的决定呢?

李嘉诚港口交易的深层含义

李嘉诚计划将手中管理的港口出售给美国财团的消息一经传出,迅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这位香港首富瞬间成为了众矢之的,甚至有人直接指责他为卖国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评价

此次交易涉及两个位于巴拿马运河的港口,而巴拿马运河作为一条人工航道,其主要作用是缩短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运输时间。

这意味着李嘉诚的行为实际上等同于将中国的重要海上贸易通道拱手让给了美国。一旦这些港口被美国控制,将对中国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拿马运河图片来自于视觉中国

我国通过这条运河不仅加强了与拉美地区的贸易往来,还借此迅速打开了国际市场,极大地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官方报道截图

早在1997年,李嘉诚就获得了巴拿马运河两侧港口为期25年的特许经营权,成为唯一拥有这一资格的运营商。

然而,美国长期以来一直试图限制我国的海上贸易活动。近期,他们更是出台了一项政策,提高了中国制造船只在美国港口停靠的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官方报道截图

这一举措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通过增加贸易成本来阻碍我国的发展步伐。

如果李嘉诚真的将港口管理权出售给美国,那么未来中国船只在通过巴拿马运河时可能会面临更高的费用,或者被迫选择绕行。无论哪种情况都会显著提升贸易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贸易路线

或许有人对“绕行”这一结果感到疑惑,但实际上,一旦美国掌控了这些港口,他们完全有能力颁布法令禁止中国船只通行。到那时,我们只能选择绕道而行。

这就好比你每天乘坐的高铁突然被一个商人买下,对方要求乘客支付比之前更高的票价,否则就不允许上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评论截图

尽管这样的行为会引起人们的不满,但为了出行,你依然不得不按照他们的要求行事。这也是为什么网友和官方反复劝说李嘉诚的原因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官方报道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官方报道截图

官方五次警示,李嘉诚公司损失惨重

资本市场从不讲人情,该来的终究会来。短短几个交易日,李嘉诚旗下公司的股价接连下跌,市值蒸发接近千亿港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股市走向

这一切都是因为李嘉诚一意孤行,无视国务院港澳办、外交部以及香港特区政府等多个官方机构的建议。

商业行为并非单纯的商业事务,当它涉及到国家层面乃至全球局势时,便不再只是简单的买卖关系。

李嘉诚的这一举动不仅引发媒体对其商业决策的质疑,也激起了投资者的强烈不满。

香港《大公报》率先发表文章,直指此次交易的核心问题,认为这已经超越了商业范畴,上升为关乎国家安全的重大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官方报道

随后,香港港澳办和中联办也转载了几篇评论文章,表明自身立场,甚至用“没有骨气的妥协”来形容这次交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家超表态

香港行政长官在记者会上针对此事明确表示,任何交易都必须依法进行。

这一事件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我国相关部门随即组建了调查小组展开调查,甚至在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也被提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官方报道截图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强调,具体细节可以咨询相关部门人员,但原则问题必须重申:我国坚决反对任何形式损害他国正当权益的行为。

根据相关报道显示,截至20日,长江基建集团股价持续下滑,跌幅接近6%,每股价格降至47.75港元。近5个交易日累计下跌约13%,创下去年7月以来的新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股市走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股市走向

长和系上市公司股价同样受到波及,连续下跌。长和在过去11个交易日内市值缩水超过300亿港元。

近日,香港《大公报》再次发表题为《停止交割,切勿因小失大》的文章,从商业并购角度出发,奉劝相关企业和个人:停止交割,不要因短期利益而失去更大的机会。

在此背景下,李嘉诚名下的公司市值普遍暴跌,整个长和系企业合计损失已经超过781亿港币,接近千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股市走向

既然这个港口如此重要,为何我们国家不去购买呢?其实,国内企业早有此意,但最终未能如愿。

李嘉诚出售港口的背后故事

为了配合“一带一路”倡议,拓展国际通道,内地国有企业和开发企业曾多次接触李嘉诚,希望收购和记港口40%的股份,当时预估价格在1500亿至1600亿港币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官方报道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官方报道截图

然而,这笔交易面临着诸多障碍。买家认为李嘉诚提出的报价过高,即使以高价购入也无法获得实际管理权,这种交易显然不够划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官方报道截图

金融危机后,港口交易的市场价格通常为息税前利润的10倍左右,但李嘉诚当时给出的要价却高达26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官方报道截图

从商人的角度来看,李嘉诚追求利益最大化无可厚非。但现在,他却以228亿美元的价格将80%的股份出售给美国财团。

折算成港币,这笔交易相当于1700多亿港币,几乎是以半价出售港口资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官方报道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报道截图

或许有人会认为,当年的报价和现在的价格不能简单对比,毕竟港口的价值随着时间推移会发生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评论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李嘉诚目前通过出售港口获得的是一笔短期收益。但如果他选择保留港口,未来很可能会享受到国家政策带来的长期红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嘉诚

然而,李嘉诚依旧固执己见,最终可能需要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结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自于网络

目前,关于港口交易的谈判仍在进行中,李嘉诚仍有回头的机会。及时调整策略或许能够挽回部分损失。

但如果继续一意孤行,最终付出的代价恐怕远不止千亿港币那么简单。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人物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国际海运2025-02-23美国拟对中国船只及运营商征收高额港口费用澎湃新闻2025-03-05李嘉诚,突发!卖掉43个港口……澎湃新闻2025-02-08极限施压与门罗主义:美国大打巴拿马运河牌有何盘算和失策金融界2025-03-18香港首富李嘉诚突发!旗下上市港股长和突然跳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回应李嘉诚卖43个港口红星新闻2025-03-18李嘉诚卖港口,李家超表态!每日经济新闻2025-03-15李嘉诚旗下企业拟出售港口给美企,港澳办官网转载锐评:有关企业要好好想想,要站在什么立场、站在哪一边!大象新闻2025-03-19李嘉诚卖港口 香港两任特首都发声了 交易必须符合法律法规澎湃新闻2015-02-06李嘉诚被曝想把四成港口资产出售给内地国企,要价高没谈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