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据海外网报道,也门胡塞武装军方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发表电视讲话,表示胡塞武装使用多枚巡航导弹和无人机打击了美国航空母舰“哈里・杜鲁门”号及多艘军舰。这是72小时内胡塞武装第四次袭击美军航空母舰,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特朗普(资料图)
自美军于3月15日开始对也门胡塞武装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空袭已持续多日。美国中央司令部曾在社交媒体发文确认,对胡塞武装的行动持续进行。在17日晚间,胡塞武装方面传出消息,美军空袭了其控制下的荷台达省萨利夫地区和巴杰地区;18日凌晨,美军再次空袭了也门首都萨那。
面对美军的持续空袭,也门民众愤怒不已。数万民众于当地时间17日在也门胡塞武装控制的首都萨那举行大规模集会,抗议美军对也门境内胡塞武装目标进行空袭。集会民众高举武器,高呼反美口号,现场悬挂着胡塞武装领导人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等人的巨幅海报。也门胡塞武装“最高革命委员会”主席穆罕默德・阿里・胡塞在现场发表演讲,称美国的行为是“侵略和恐怖主义”,并表示“我们将以升级回应升级”。参加集会的萨那大学学生哈桑・阿拉维表示,如果美国认为攻击会阻止他们支持巴勒斯坦人民,那美国就大错特错了。
在军事对抗方面,胡塞武装展现出强硬态度。3月16日晚间,也门胡塞武装军事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发表讲话称,为报复美军针对也门胡塞武装的空袭,胡塞武装针对位于红海北部的美国“哈里・杜鲁门”号航空母舰及其随行舰只发射了18枚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以及一架攻击无人机,还表示将把所有位于红海和阿拉伯海的美军军舰作为袭击目标,并继续对以色列船只采取封锁行动。尽管美方有官员透露F-16和F-18战斗机当天击落了也门胡塞武装发射的11架无人机,还称胡塞武装的无人机未接近“哈里・杜鲁门”号航空母舰,但胡塞武装在72小时内四次袭击美航母这一行动,已然让局势愈发紧张。
特朗普(资料图)
从美军“哈里・杜鲁门”号航母自身状况看,其性能或因长时间部署而下降。2月12日,“杜鲁门”号航母在地中海与商船碰撞导致船体受损,这一事件暴露出该航母在长期部署下存在设备老化与人员疲劳问题。尽管美军强调航母仍具备战斗力,但商船能撞破其船体,也让人对其面对胡塞武装导弹袭击时的防御能力产生质疑。
胡塞武装采取的饱和式攻击策略也给美军带来不小压力。胡塞武装的导弹和无人机技术水平虽有限,但其大量发射导弹和无人机,迫使美军频繁动用高成本拦截系统。例如一架造价仅数千美元的无人机,美军却需耗费百万美元的导弹去拦截,这种“以小博大”的消耗战,让美军在军事资源投入上陷入被动局面。
在舆论与心理层面,胡塞武装也取得一定成效。不管袭击是否真正命中目标,胡塞武装总能通过社交媒体第一时间发布声明,塑造自身敢于“反抗美军”的形象。其宣称“逼退航母”的说法虽被美方否认,却在中东地区引发广泛共鸣,成为地区反美情绪的新符号。这种“战果宣传”放大了胡塞武装的影响力,也让美国陷入“越反击越被动”的舆论困境。
美国在此次冲突中的行动也引发国际社会谴责。自3月15日以来,美军已对也门7个省发动超过47次空袭,重点打击雷达、导弹和无人机设施,宣称击毙多名胡塞领导人。但15日的空袭造成至少24人死亡、数十人受伤,这引发国际社会对美国的批评,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要求美国停止轰炸行为,这反而为胡塞武装赢得人道主义层面的支持。

特朗普(资料图)
此外,美国将矛头指向伊朗。胡塞武装的导弹和无人机技术被认为源自伊朗,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华尔兹直言,此次行动要“追究伊朗支持胡塞武装的责任”,试图通过“极限施压”迫使德黑兰重返核谈判桌。然而,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强硬回应称美国无权干涉伊朗政策,革命卫队更警告将作出决定性反击。美国的报复行动或更多停留在“高调空袭+外交恫吓”层面,既安抚国内鹰派,又避免过度刺激伊朗。
如今,美国航母频繁遇袭、也门民众强烈抗议,这一系列事件无疑给美国政府,尤其是特朗普政府带来巨大压力。未来局势将如何发展,美国又将采取何种措施应对,国际社会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