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据官方媒体报道,我国科研团队已经成功的完成了全国首台采用美国标准航空煤油驱动的斜爆轰发动机,引起了全球科技界的广泛关注。
因为这一突破性的成果不仅是标志着我国未来航天飞行器以及航空武器动力系统的改变,也是在标志着我国在高超音速推进技术领域迈入世界领先行列的重要存在。

但令人惊讶的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美国惠普公司突然于3月18日,宣布了已经完成发动机的测试,这一和中国进度“神同步”的事件顿时就引发了全球对中美技术竞争与潜在技术泄漏的广泛关注。
斜爆震发动机
在航天领域之中,发动机的存在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它的存在也是决定着航天器性能、任务能力以及探索宇宙的深度与广度的重要存在,因此它也被誉为航天器的“心脏”。

也正是因为发动机的重要程度,所以为了能够在航天领域中获得更多的突破与竞争优势,各国纷纷都选择将发动机作为战略核心的,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与创新。
而斜爆震发动机就是在此基础上,所做出的创新技术,其作为新一代航天动力技术的代表,也正在成为各国航天领域中竞争的战略焦点。

不同于传统发动机会受限于速度、效率、燃料的困境,斜爆震发动机,这种利用爆震波而非传统燃烧方式的新型动力,不仅将飞行器极速推至16马赫以上,更通过原理创新解决了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百年瓶颈。
在传统的发动机中,普通的涡轮发动机一般都很难于突破3马赫的速度,就连超燃冲压发动机虽然在理论上有着12马赫的速度,但实际上却难以超过8马赫。

从3马赫到8马赫,以及理论上的12马赫,斜爆震发动机可以达到16马赫的速度,无疑会带来更多的吸引力。
就连在燃料的燃烧效率,以及燃料的储存与使用方面,斜爆震发动机的存在都是远超传统发动机的存在。

传统航空动力遵循等压燃烧原理或等容燃烧路径,而斜爆震发动机首次实现等熵燃烧,利用激波压缩触发爆轰反应,使燃烧效率突破卡诺循环限制,理论热效率可达80%。
而也正是因为斜爆震发动机的如此作用与能力,所以斜爆震发动机的存在也成为了各国争抢的战略技术之一。

中国斜爆震发动机
可是尽管斜爆震发动机的前景如此广阔,但是在对其进行研究之际,它也依旧面临着证据多的困难,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燃料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的增长。
据了解稳定性魔咒连续运行时间仅50毫秒(2025年中国纪录),而实战需维持300秒以上,而是关于爆震波与湍流耦合效应、燃料喷射相位控制等诸多难题,据说仍需十年攻关。

以及在热管理地狱燃烧室局部温度超3500℃,导致现有材料寿命不足10小时的状况,不过中国也制定了“火炬计划”的正在测试碳化铪-石墨烯复合材料,目标将寿命延长至500小时。
面临多模态切换困境斜爆震发动机仅在>6马赫时高效工作,需与涡轮发动机、火箭组合使用的状况,中国“腾云工程”采用TBCC(涡轮基组合循环)方案,但模态切换成功率仍仅63%。

对于这样的困境,中国的科研人员并没有选择放弃的,反而是坚定地继续在这项领域中的进行着攻克,并成功的在20252月年宣布,中国斜爆震发动机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
2025年2月末,中国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台以标准航空煤油(RP-3)为燃料的斜爆震发动机,解决了传统爆震发动机依赖氢气等高成本燃料难题的消息顿时就出现在了各大版面之上。

中国在斜爆振发动机领域的突破,不仅直接打破了西方国家对高超音速技术的垄断,也让全球科研人员的目光都投注到了中国的身上。
美国斜爆震发动机
中国ODE突破引发全球震动,尤其让长期垄断高超声速技术的美国陷入焦虑,五角大楼报告承认,中国在研发、测试、部署上全面领先,而美国X-51A等项目屡遭挫折。

面对差距,美国试图通过增加预算(2025年投入69亿美元)与舆论炒作“中国威胁论”追赶,但体制僵化与创新乏力显露无遗。
但也正是在这种时刻,在中国刚刚宣布这则消息没多久,美国惠普公司在3月18日就宣布其RTX技术研究中心成功的测试了旋转爆震发动机的消息,引起国际上的广泛争议。

这一消息在距离中国同类技术突破不到30天,就进行了发布的消息,不仅直接的凸显了中美在核心技术领域上的竞争,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核心技术是否泄露的猜测与质疑。
更别提在国际上,技术泄密这件事本就是较为常见的存在,尤其是在涉及核心技术与战略竞争的领域中,所以这其实也是各国之间的一种潜在竞争手段。

虽然从技术以及时间上来讲,美国在旋转爆震发动机领域上的研究与投入是早于中国,甚至在早期就是暂时领先于中国的。
美国惠普公司是从2020年起就将RDE列为优先项目,并于2023年完成了关键的双模态冲压技术验证。

而中国虽然同样也是在2020年进行的研究,但则是稍慢于美国的,但是中国却专注于研究局,面对美国的松懈态度,并率先在2024年就完成了滑跑实验,甚至是2025年2月26日正式宣布突破。
这样的时间线表明了,两国其实都在此项技术中有着一定的研究,并走着截然不同的研究方向,只是美国这样令人巧合的时间点确实让人生出了些许的怀疑。

结语
斜爆震发动机既是物理学与工程学的巅峰之作,也是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钥匙,当16马赫的导弹与空天飞机呼啸而过时,人类既面临着文明跃迁的机遇,也需警惕技术失控的风险。
这项研究在科学认知、军事战略、经济模式乃至国际政治层面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在将21世纪推向“爆震推进文明”的临界点。

技术泄密不仅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威胁,也是全球技术竞争中的一大隐患,中美在爆震发动机领域的竞争,进一步凸显了技术保护的重要性。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信源:
《普惠公司成功完成旋转爆震发动机试验》——新浪财经
《港媒:中国研制出全球首台以航空煤油驱动的斜爆轰发动机》——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