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岁,304亿美元身家,香港首富,亚洲股神——李兆基的名字曾是财富的代名词。

2025年3月17日黄昏,这个名字却永远定格。

他躺在山顶40亿豪宅里,佣人环绕,轮椅相伴,最终还是敌不过时间,油尽灯枯。

生前他击败李嘉诚登顶首富,股市翻云覆雨,地产版图横扫香港,可死神不认账本,亿万家产带不走一秒寿命。

有人说他赚尽天下钱,有人说他输给了岁月,这一代传奇究竟留下了什么?

从顺德小镇走出的少年,拼尽一生登上巅峰,却在最后时刻让人感慨:再多的钱,也换不回当初那个12岁掌柜的健康模样。

这究竟是胜利者的辉煌,还是凡人的无奈?

让我们走进李兆基的97年,看看他用什么换来了传奇,又失去了什么......

李兆基的起点并不低。1928年他出生在广东顺德一个经营金铺和银号的家庭,比李嘉诚多了几分底气。

6岁,他站在父亲柜台后学算账,12岁已能独当一面,熟练铸金,眼神里透着商人的精明。

1948年,20岁的他揣着1000元来到香港,那是个遍地机会又危机四伏的时代。

他没像李嘉诚那样从塑胶厂打拼,而是靠老本行——外汇和黄金交易,迅速站稳脚跟。

第一桶金来得快,他却不满足于小打小闹。

30岁的他把目光转向房地产,那时的香港正从战后废墟中崛起,楼房还是整栋卖,普通人望而却步。

1958年,李兆基拉上冯景禧、郭德胜等八人,凑钱开了永业公司。

他脑子活,提出“分层出售、十年分期付款”,这招直接戳中市场痛点,房子卖得比热饼还快。

1963年,三人重组出新鸿基,1972年上市,公司名号响彻香江。

可他野心更大,1975年甩开伙伴,单干成立了恒基兆业。1988年,恒基上市,他手握资金,成了香港地产圈的狠角色。

那时候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带着一帮兄弟,把香港的天际线越堆越高。

地产赚来的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他不只满足于盖楼,还琢磨怎么让钱生钱。

1990年代,他开始玩股票,日本债券、香港国企股,出手稳准狠。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前,他公开警告投资者“小心了”,结果躲过一劫;2010年,他投了腾讯,几年后赚得盆满钵满。

地产是他的根,股市成了他的翅膀,外界喊他“香港巴菲特”,他却说:“我就是想把一块钱变成八块。”

这股狠劲,让他1995到1997年连拿三年华人首富,1997年全球富豪榜第四,风头无两。

可这辉煌背后他付出了什么?日夜操劳,身体透支,家族聚少离多。他曾说:“生意就是战场,不进则退。”可战场上,他赢了对手,却输给了时间。

晚年的他坐在轮椅上,看着自己一手建起的帝国,心里会不会有点空?

李兆基的人生,有个绕不开的名字——李嘉诚。

两个广东佬,一个从塑胶花起家,一个靠金铺发迹,命运却在香港交织。

1990年代,两人对美丽华酒店的收购战成了经典一役,李兆基出手快拿下酒店,李嘉诚吃了150亿的亏,从此两人结下梁子。

地产圈的人说,李兆基眼光毒,李嘉诚心更狠。

可到了2020年李兆基终于翻身,304亿美元身家压过李嘉诚,登上香港首富宝座。

那一刻他笑了,97年的较量,他站到了最后。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兆基开始逐渐淡出公众视野,选择将家族企业的管理权交给了自己的两个儿子。

退休后的李兆基,开始过上了低调的生活,他放弃了公开露面,将事业交给儿子们管理,这也意味着他真正进入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晚年。

李兆基的退休生活并不华丽,他选择在香港山顶的豪宅中安度晚年。

这座豪宅被誉为“李氏皇宫”,但李兆基在这里的生活,更多的是宁静与反思。

尽管他名下依旧拥有着无数财富,但他早已不再追求那些外界眼中的荣耀和地位。

相比于在商场上的巅峰,他更渴望与家人一起度过安静的时光,然而晚年的李兆基并未能够避免健康的衰退。

虽然他在2019年退位将家族事业交给了两个儿子,但他自己的身体状况却越来越差。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兆基的身体逐渐衰弱,最终在2025年3月17日,李兆基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97岁。

2025年3月17日,李兆基去世的消息传遍香港。

恒基兆业发布讣告,语气沉重却简洁,有人惋惜:“四大天王全走了,只剩李嘉诚孤零零。”

有人调侃:“再有钱又怎样,还不是带不走?”

他的两个儿子李家杰和李家诚迅速接手公司,大儿子低调务实,小儿子风光娶了艺人徐子淇,家族事业看似平稳。

可少了李兆基,这帝国还能撑多久,成了所有人关心的问题。

回看他的一生,辉煌得让人眼花缭乱。

从1000元起家,到304亿美元身家,他用70年打造了一个商业神话。

他的恒基兆业改变了香港人的买房方式,他的股市操作让无数投资者膜拜。

曾击败李嘉诚,曾与郭德胜并肩作战,曾让郑裕彤叹服。可这些成就,在97岁这一刻全都归零!

他的“李氏皇宫”还在山顶耸立,可主人已不在;他的三个孙子活泼可爱,可再也听不到爷爷的教诲。

有人说,他比李嘉诚活得坦然,因为他退得彻底,不像老对手那样恋栈;可也有人说,他输给了命运,因为再多的财富,也没能让他多活一天。

他的去世,像一记警钟敲醒了无数追逐财富的人,网友留言:“忙了一辈子,到头来还不是一场空?”

的确李兆基的故事让人感慨:钱能买豪宅,能买名声,却买不回健康和时间。

他的晚年虽有佣人环绕,却只能靠轮椅代步;虽有亿万家产,却只能静待终点。

相比之下,他的家族传承或许是最大的安慰。

大儿子李家杰守住了恒基的稳健,小儿子李家诚延续了李氏的血脉。

他的基金会还在运作,捐款还在惠及教育和医疗。可这些,又能弥补多少生命的遗憾?

李兆基走了,带走了一个时代,留下的却是一个问题:财富到底是为了什么?

他的97年,是传奇也是教训,用尽一生追逐巅峰最终却油尽灯枯,尘归尘,土归土。

或许,这就是人生的真相:再多的钱,也带不走;再大的名,也挡不住无常。

香港的天空还在,恒基的招牌还在,可那个从顺德走来的少年,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兆基的去世,意味着他们这一代人也将彻底退出,只是不知道他的去世会让李嘉诚作何感想呢?毕竟他们这一代人也就只剩下他自己了......

红星新闻:2025-03-17《亚洲前首富、恒基兆业地产创始人李兆基去世,享年97岁》

澎湃新闻:2025-03-17《恒基地产创始人李兆基逝世,香港特首李家超哀悼》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3-17《“亚洲股神”李兆基:奇才出少年,与李嘉诚“相爱相杀”一生》

为提升可读性,此文历经加工与润色。剧情演绎,仅供娱乐,万勿信以为真,切莫对号入座。图文素材皆源自网络,若有冒犯侵权之嫌,请及时联络,我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