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学体重管理年

打造健康新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亲爱的居民朋友们,三月春风暖,正是焕新时!体重是客观评价人体营养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体重异常是指体重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体重异常:慢性病的“隐形推手”

在刚刚落幕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特别指出:“体重异常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首要危险因素,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乃至部分癌症密切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启航2025:科学体重管理年,打造健康新生活】区疾控中心呼吁:科学管理体重,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面向公众发布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

国家行动:三年计划助力健康体重

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15个部门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自2024年起,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实现一系列“小目标”——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逐渐形成,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告别极端减肥,用可持续的方式拥抱健康体态,这份全年行动指南请查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行动起来:科学减重“三步走”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步:主动监测,合理评估

体质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标准

健康成年人:18.5≤BMI≤23.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脂肪在腹部蓄积过多称为中心型肥胖,可根据腰围(WC)直接判定。

中心型肥胖前期:85cm≤成年男性WC<90cm,80cm≤成年女性WC<85cm。

中心型肥胖:成年男性WC≥90cm,女性WC≥85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步: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膳食营养身体活动是肥胖防治的两大重要影响因素。减肥关键三分靠动,七分靠吃。饮食调整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合理膳食是体重管理的关键:基于不同人群每天的能量需要量(表1),个性化定制膳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推荐早中晚三餐供能比为3:4:3。鼓励主食以全谷物为主,至少占谷物的一半,适当增加粗粮并减少精白米面摄入;保障足量的新鲜蔬果摄入,蔬菜水果品种多样化,但要减少高糖水果及高淀粉含量蔬菜的摄入;动物性食物应优先选择脂肪含量低的食材,如瘦肉、去皮鸡胸肉、鱼虾等;应优先选择低脂或脱脂奶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养成良好饮食行为是维持健康体重的基础。进餐顺序建议“蔬菜→肉类→主食”。规律进餐,不暴饮暴食。少吃高能量食物,饮食清淡,限制饮酒。酒精除可以带来能量以外,其他对人体有用的营养素含量极少。因此,在减重期间应严格限制饮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动则有益,贵在坚持。肥胖患者减重的运动原则是中低强度有氧运动为主抗阻运动(力量训练)为辅。每周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像快走或慢跑,也可以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5~7天,至少隔天运动1次;抗阻运动每周2~3天,隔天1次,每次10~20分钟。每周通过运动消耗能量2000kcal或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培养兴趣,把运动变为习惯。运动减重贵在坚持,选择和培养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把天天运动融入日常生活,持之以恒。

第三步:避免误区,科学减重

减重速度并非越快越好,过快的减重速度易对机体器官组织造成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合理目标为6个月内减重5%~10%(约每周0.5k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减重过程中应注意自我监测,不仅包括对体重变化的监测,还应包含食物摄入量以及身体活动情况的监测。

立即行动,从今天开始!体重管理不仅是个人健康的选择,更是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让我们携手践行“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用科学方法拥抱健康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料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审核:娜姐

主编:敏儿

编辑:蕾蕾

来源:成都市双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