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俄乌战争和俄罗斯关系紧张,五个俄罗斯邻国—包括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及芬兰和波兰,“接近”达成一项防御性协议——退出“禁止杀伤人员地雷公约”,又称“渥太华禁雷公约”。据分析,一旦退出后,这些国家准备在与俄罗斯接壤的边界地带密集布雷。

周四,立陶宛国防部长萨卡利埃内对媒体表示,“我们认为我们非常接近达成这一协议。”她表示,与俄罗斯有着共同边界线的波兰、立陶宛、拉托维亚、爱沙尼亚及芬兰在进行了紧张而密集的协商后,将达致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的战略协议。

同日稍早,国际红十字会对欧洲重新武装表示“非常担忧”,尤其对立陶宛宣布退出国际禁止使用集束炸弹条约以及欧洲五国正在协商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非常担忧。

国际红十字会称,一些国家可能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尤其对众多平民,甚至对准备退出条约的国家本身。

不过,以上五个国家声称,自从俄乌战争以来,对其本国有朝一日遭到俄罗斯的“侵略”非常担忧,并早已向外界通报,准备共同就是否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进行协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联合国派遣人员在排雷

渥太华条约正式名称为《关于禁止使用、储存、生产和转让杀伤人员地雷及销毁此种地雷的公约》,旨在消除反步兵地雷。截至2022年8月,已有164个国家批准或加入条约。一些军事大国是地雷制造商,但不是条约的缔约国。包括美国和俄罗斯,其它非签署国有印度和巴基斯坦。

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上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人因地雷而失去生命,其中不乏平民和儿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地雷伤害的无辜平民

中国虽未加入《渥太华禁雷公约》,但赞赏公约体现的人道主义精神,认同公约的宗旨和目标。中国多次以观察员身份参加公约缔约国年会,近年来一直在联大一委对“《渥太华禁雷公约》的执行”决议投赞成票,充分表明中国肯定和重视公约的重要作用。中国还通过各种切实可行的途径,积极参加国际扫雷合作与援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