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电影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一部中国动画电影《哪吒 2》犹如横空出世的黑马,搅乱了原本看似既定的票房战局。起初,业内大多预测这部影片能在全球票房排行榜上闯入前五就已堪称佳绩,可谁都没料到,日本与英国市场的意外发力,竟成了改写命运的关键变数。

截至 2025 年 3 月 10 日,《哪吒 2》的全球票房一路高歌猛进,已然突破 149 亿元大关,距离全球影史第五名的宝座仅有咫尺之遥。这一傲人成绩,绝非单纯的数字攀升,它背后映射出的,是中国文化在全球舞台上正逐渐崛起,潜移默化地重构着国际影坛的格局。

日本,作为全球第四大票房市场,其在 2024 年斩获了 13.51 亿美元的总票房,当地观众对动画电影的痴迷程度堪称狂热。当《哪吒 2》官宣将于 4 月 4 日在日本上映的消息传出,东京涩谷影院的首日预售票宛如抢手的限量版商品,短短半小时内便被抢购一空。为了满足汹涌的观影需求,院线紧急将 IMAX 场次从单日 3 场大幅增至 10 场,即便票价一路飙升至 4500 日元(折合人民币约 240 元),但在日本观众高涨的热情面前,依旧供不应求。就连在行业内摸爬滚打了 22 年的新加坡发行商,都不禁对这般疯狂的观影热潮惊叹:“从业多年,从未见过如此火爆的需求。” 影片中对东海龙宫、道教十二金仙等元素细腻且富有想象力的东方美学设计,精准无误地戳中了日本观众对东方奇幻题材的喜好痛点,在社交媒体上,“想穿汉服观影” 的话题热度一路高涨,阅读量轻松突破一亿,足见影片在当地引发的文化共鸣之强烈。
英国市场,作为欧洲市场的重要突破口,展现出了独特的文化穿透力。尽管《哪吒 2》面临着 12A 分级限制,这一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亲子观影群体的规模,但片方精心制作的英文配音版,巧妙地化解了语言层面的沟通障碍。伦敦莱斯特广场影院举办的首映礼上,现场座无虚席,吸引了多达 1200 名观众前来捧场,预售票房更是一举突破 50 万美元。影院经理对此感慨道:“自《功夫熊猫》之后,很久没在英国市场看到亚洲动画能收获如此热烈的反响了。” 英国市场的成功宛如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引发了欧洲市场的连锁反应,法国、德国等欧洲院线迅速跟进排片计划,希腊更是出现了华人包机观影的奇景,影片在欧洲大陆迅速蔓延开来。

除了日本、英国这样的主力市场,东南亚 11 国的集体上映也为《哪吒 2》的全球票房之旅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新加坡滨海湾剧院首映时,原本售价 65 新元(约合人民币 340 元)的 VIP 票,被黄牛疯狂炒至三倍高价,即便如此,依旧一票难求;马来西亚双子塔影院为了满足观众需求,单日加映五场,可每场依旧座无虚席。虽说东南亚单个市场的体量相对有限,但 “聚沙成塔”,这些市场的聚合效应不容小觑。据专业测算,东南亚地区的票房至少为影片贡献了 3000 万美元,成为《哪吒 2》冲击全球前三的有力助推器。

《哪吒 2》能缔造这场票房奇迹,绝非偶然,背后是工业化体系与文化共鸣的双重胜利。为了打造出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全国 138 家动画公司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了多达 1900 个特效镜头的制作。其精湛的技术水准与精彩的叙事能力,让《功夫熊猫 4》导演迈克・米切尔都为之折服,盛赞其达到了好莱坞顶级制作水平。影片内核所传递的 “逆天改命” 精神,一方面深度承袭了《封神演义》中 92% 的传统元素,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又巧妙地与当代青年追求自由、不甘于命运摆布的价值观念相契合,跨越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壁垒,引发全球观众内心深处的强烈情感共振。就像北美观众在 IMAX 影厅观影结束后,集体鼓掌并由衷感叹:“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不只是哪吒这个角色,更是每一个奋力挣脱命运枷锁、追求自我的灵魂。”
如今,全球影史前三的荣耀宝座对《哪吒 2》而言已不再遥不可及。按照当前日均 2000 万美元的票房增速,下周影片极有可能超越《复仇者联盟 3》,成功登上全球票房第五名的位置。尽管冲击第四名仍需 16 亿票房的巨大跨越,但影片在衍生品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为其提供了全新的增长动力。仅国内市场,哪吒手办的销售额就已突破 5000 万大关,海外市场的联名牛奶单品,月销量更是轻松超过百万美元。当纽约时代广场的巨型荧幕上闪耀着哪吒舞动红绫的身影时,全世界都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动画工业历经十年磨砺后的厚积薄发,见证了中国动画电影在全球舞台上惊艳绽放的高光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