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全球电动汽车巨头特斯拉在欧洲市场遭遇“滑铁卢”。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最新数据,特斯拉当月在欧洲(含欧盟、英国、挪威等地区)的新车注册量仅9945辆,同比暴跌45.2%,近乎腰斩。

这一表现与欧洲整体电动车市场37%的销量增长形成鲜明反差,更引发特斯拉股价单日下跌近6%,市值跌破1万亿美元。这一事件背后,既有市场环境的剧变,也有特斯拉自身的战略困境。
一、销量暴跌:从德国到法国,全面溃败
特斯拉在欧洲的颓势几乎覆盖所有主要市场。在德国,其1月销量仅1277辆,同比下滑59.5%,创2021年7月以来最低纪录;法国市场更惨烈,1141辆的注册量同比暴跌63%,为2022年8月以来最差表现。英国市场虽电动车总销量创新高,但特斯拉份额从第二位跌至第七位,被大众、奔驰等品牌超越。北欧市场同样受挫,瑞典、挪威销量分别下降44%和38%。

更讽刺的是,特斯拉的“主场”加州也未能幸免。2024年特斯拉在加州的新车注册量连续四个季度下滑,Model 3年销量暴跌36%。这一连串数据不仅暴露了特斯拉的区域性危机,更折射出其全球增长乏力的困局。
二、逆势之下:欧洲电动车市场为何“繁荣”与“冷热不均”
尽管特斯拉销量暴跌,欧洲电动车市场却整体增长34%至12.4万辆,市场份额从10.9%升至15%。传统车企如大众、Stellantis借助多品牌战略抢占市场,大众销量增长14.9%,雷诺、丰田等也表现稳健。同时,中国车企成为新势力:上汽集团销量增长37%,市场份额达2.3%,超过特斯拉的1%;比亚迪更在英国、西班牙等国销量反超特斯拉,增幅高达551%-734%。
竞争格局变化的背后是两大趋势:
- 产品多元化:欧洲消费者对混合动力车需求上升,而特斯拉专注于纯电车型,错失市场红利;
- 价格战压力:中国车企凭借低成本优势持续降价,而特斯拉受制于利润率压力,难以跟进。
三、特斯拉为何“失宠”?三大致命因素
- 品牌形象受损:马斯克的“政治包袱”
特斯拉CEO马斯克近年频繁介入欧美政治争议,成为销量下滑的导火索。他公开支持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欧洲极右翼政党(如德国选择党),甚至抨击欧洲领导人政策,引发公众强烈反感。

- 产品线老化:缺乏新车型支撑
自2020年推出Model Y后,特斯拉未再推出主流新车型,而大众、奔驰等竞品加速电动化转型,覆盖从入门级到豪华车的全矩阵。 - 战略失衡:欧洲市场优先级下降?
特斯拉近期将重心转向北美市场,例如上调Model X售价5000美元,并在加州工厂升级Model Y生产线(影响欧洲交付)。
四、未来挑战:特斯拉能否重振欧洲市场?
2024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十年来首度下滑(178万辆,同比下降1%),而欧洲市场的溃败可能加剧这一趋势。若要扭转局面,特斯拉需解决三大问题:
- 修复品牌形象:减少CEO争议言论对品牌的负面影响,重塑“科技先锋”而非“政治符号”的定位;
- 加速产品迭代:推出更具竞争力的新车型(如低价车型),应对中国车企的围攻;
- 调整区域战略:在欧洲加强本土化运营,例如利用柏林工厂提升供应链效率,同时灵活应对政策变化(如补贴退坡)。
结语:一场行业洗牌的缩影
特斯拉的欧洲危机不仅是单一企业的挫折,更是全球电动车行业格局重塑的信号。传统车企的转型、中国品牌的崛起、消费者偏好的分化,共同推动市场进入“混战时代”。对于特斯拉而言,能否在创新与妥协中找到平衡,将决定其能否守住“领头羊”地位。而这场“失宠”风波,或许正是变革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