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焦作日报



2025年2月19日《焦作日报》B08版
焦作市水利移民服务中心
以挺膺担当铺就高质量发展阶梯
他们肩负着“让移民过上好日子”的责任与使命;他们见证着数万移民“舍小家、为国家”的奉献与担当;他们以科学安置、长效帮扶、生态优先为主线,为移民的新居带来“光明”。
近年来,焦作市水利移民服务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实施精准扶持、着力改善民生;抓好征迁安置、服务工程建设”两大工作目标,进一步积极作为、团结奋进,在黄河北岸书写了一幅幅移民安居乐业、乡村焕发生机的水利移民精彩篇章。

2024年2月19日,焦作市水利移民服务中心领导现场督导解决温县段赵堡镇施工问题。
人勤春来早,实干催新程。
告别2024年,迎来2025年,一个个瞬间定格在这不平凡的一年,市水利移民服务中心在时间的坐标上镌刻新的奋斗足迹,坚实且清晰,以挺膺担当铺就高质量发展阶梯,您看:
2024年度市政府重点工作综合成效考核在市直服务单位居第二名,获全市二等奖;
2024年度被评为全市“三十工程”项目建设工作突出单位;
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主体工程完工且已试通水;
西霞院输水主体工程征迁工作在沿线各地市综合评分中位列第一;
首次成功争取到中央大中型水库和移民安置区解决突出问题项目,涉及资金2494万元;
2024年共争取上级各类资金1.04亿元;
全省水利移民系统综合排名位居第四。
市水利移民服务中心主任胡欣华说:“时间是奋斗历程的记录者。2024年,我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实施精准扶持、着力改善民生;抓好征迁安置、服务工程建设’两大工作目标为抓手,在奋斗中实现价值,在担当中收获成绩。”
项目建设我先行
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罐区工程,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河南省委、省政府实施“四水同治”战略首批推进的10个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市委、市政府“三十工程”十大基础设施项目之一。该项目上马之初便备受瞩目,重点自然聚焦焦作: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工程全长114公里,其中102公里在焦作境内。
项目上马,征迁先行。镁光灯聚焦下,市水利移民服务中心交出了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高质量答卷。
该中心始终把征迁安置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坚持一月一例会、一月一台账、一月几督导、每周到现场的方法,及时研讨对策,落实责任,限期销号,确保小问题不隔天、大问题不过周。共组织督导90次,召开“三重一大”会议40余次,召开各种协调会、推进会、现场办公会110余次,形成会议纪要87期,解决堵点难题703项。尤其在2024年西霞院输水工程即将试通水阶段,该中心组织不间断巡回检查57天,协调解决堵点难点问题40余项。历时32个月,西霞院输水工程(焦作段)共征收永久用地8343.35亩;征用临时用地2970.24亩;专项迁建685处;搬迁居民208户;拆除个体工商户90户;迁建或新打机井332眼;协调从洛阳孟津向我市温县跨区调运工程用土100万立方米,集中安置点6个,安置居民197户914人。西霞院输水工程(焦作段)征迁现场工作圆满完成。2024年10月21日,西霞院输水工程已试通水。
为使临时用地按时间节点返还群众耕种,该中心采取高位推动、以抓促改、受惠于民等方式,切实做好临时用地返还复垦工作,同时严把复垦质量关,确保复垦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达到群众满意的效果。西霞院输水工程(焦作段)征用临时用地2970.24亩,已完成复垦2114.77亩。
为加大征迁资金核销力度,该中心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巡回培训、观摩学习等方式,加强对县、乡、村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督促各县(市)加快资金核销进度,规范资金兑付程序,完善会计核销资料,确保征迁资金使用安全高效。西霞院输水工程(焦作段)征迁资金核销率已完成65%,力争在2025年6月底前完成资金核销100%。
在西霞院输水工程征迁资金内审计工作中,该中心已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河南君和会计事务所),针对西霞院征迁涉及的温县、孟州、武陟三县(市)征迁资金使用情况,组织开展了内部审计,对发现能立行立改的问题,及时组织相关乡镇财务人员进行了整改,对涉及不能立行立改的问题,督促县(乡)建立台账、明确时间节点,采取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措施,切实解决好存在的各种问题。
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工程及“十四五”防洪工程(焦作段)征迁安置工作是该中心的另一项重大工作,为保障征迁工作全面推进,2024年年初对各项任务逐项细化,全面梳理解决存在问题,进一步明确任务和时间节点。截至目前,白马泉、老田庵、张菜园3个涵闸全部通水运行。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涉及孟州市、温县、武陟县黄河大坝控导新建改建及防汛路18个项目已全面完工,武陟县驾部、白马泉取土场位置变更、董宋涝河73.04亩基本农田调整为一般耕地、东安防护堤162亩永久用地变更调整工程位置工作全面完成。

2024年11月22日,温县堤顶道路施工中。
美景如画渐次开
这是洒落在温孟黄河滩区一颗颗熠熠生辉的明珠,经移民吉祥大道(王园线)串珠成线,不仅成了休闲好去处、网红打卡地,还成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一抹亮色。
这里是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向东100公里处黄河北岸,中国水利史上北方规模最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区——容纳32个村、数万群众的焦作移民集中安置区。
围绕美丽移民村建设,市水利移民服务中心扎实抓好移民后扶项目,坚持早谋划、重质量、求实效的标准,积极谋划移民后扶项目,推动项目早日开工建设。该中心班子成员多次带队深入县、乡、村与移民干部群众座谈、交流,认真听取项目谋划工作汇报,及时对不合理项目进行变更,并有效指导建设单位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严格执行《河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管理办法》,结合项目资金投向,严格筛选有实际需要、符合政策意向的项目进行储备。为确保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如期开工,该中心督促县(市)严格履行招标程序,通过建立工程质量台账,定期现场指导、通报,严抓工程质量,实现项目建设过程全流程监管,不断推进移民后扶项目高质量建设、高标准落地。
2024年,该中心紧紧围绕党建综合体、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乡村文旅、城乡供水一体化等重点难点问题谋划两批54个项目,其中第一批项目已在2024年12月底全面完工,第二批19个项目也在同一时间点全面开工,确保项目按计划有序进行。
“咬定青山不放松”
2024年“三十工程”动员大会后,市水利移民服务中心严格落实大会精神,始终把跑项目、争资金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向上争取资金。
为使资金争取工作做到有的放矢,该中心一方面认真分析国家、省的投资动向,立足实际,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充实项目库,筛选符合立项条件的项目,克服盲目性;另一方面积极寻求与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各职能部门的配合与协作,对可申报项目做深做细前期工作,完善符合申报要求的基础材料,确保把工作做实、做细、做扎实。
在项目争取过程中,该中心发挥忍劲和韧劲,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跟踪项目,使一些看似不可能的项目变成了可能,尤其是该中心争取到的中央大中型水库和移民安置区解决突出问题项目,全省共有4个地市争取到中央此类项目,涉及专项资金2494万元。该项目将在孟州市化工镇云水村新建农副产品深加工,目前项目已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为当地移民提供130个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用好发展“金钥匙”
“1+10+N”工作是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为更好落实市过程监管机制,该中心将此项工作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实行“周调度、月研究、季分析”工作机制,主要领导领衔攻坚、班子成员挂牌督战,单位全员承压奋进,每周在主任办公会上加强调度,每月25日前的周一例会进行专题研究,每季度进行研判分析,确保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
2024年,该中心共承担市政府“1+10+N”重点工作任务51项。其中,牵头10项,配合41项;承办“焦给我”问题17项,任务完成率100%,有力推动了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2024年“1+10+N”工作在承担全市服务保障类市直单位排名位居前列。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2025年,该中心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务实创新、担当作为,力促移民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谈及新年打算,胡欣华如是说。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鹏 王倩 胡月 报道
(照片均由市水利移民服务中心提供)
20位“焦作名师”形象惊艳亮相
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原创文章版权属《焦作日报》(微信号:JZRBWX)官方微信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版权所有:焦作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0013

-- 点击关注 --
总值班:吕正军 统 筹:王 鹏 梁易凝
责 编:聂 楠 审 核:丰舒潍
编 辑:李 洋 校 对:黄小霞
本报全媒体常年法律顾问:律师吕晓燕 律师朱建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