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弹窗让重设密码,网上求职预交保证金,刷脸才能取演出票……这两天,居民碰到许多怪事,经过网格员辨认,这些都是新骗局。网格员在居民群发送“三不一多”防骗锦囊: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1 重设密码

2月16日,家住奥林匹克花园南区的居民彭先生,急匆匆找到西华苑东社区网格员侯梓萌,说刚刚遇到了骗局,让提醒一下其他居民。

59岁的彭先生,来自四川省江油市,在太原打工两年。当天,他用手机玩游戏时,屏幕蹦出一个弹窗,提醒重设账户密码。他没当回事,随后点了“不允许”。可是,游戏页面自动退出,重设密码的弹窗再次出现。再次点击“不允许”,手机出现卡顿情况,任何软件都无法打开。彭先生匆忙重启手机。

再次开机后,他收到了四川省反诈中心发来的提醒,大致内容是:“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某品牌手机官方,通过弹窗诱导客户重设密码,已有部分客户密码失效、银行卡被盗刷。若遇此情况,及时联系手机客服。”彭先生立刻联系了官方客服,对方建议开启系统设置中的双重认证,并承诺后续会展开相应调查。随后,网格员将这一案例发在网格群,提醒大家注意,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2 刷脸取票

72岁的李大爷住在涤纶厂小区,2月17日险些被骗。

老人当天收到一条短信,内容是购买的戏剧演出票,需要填写个人信息才能出票。短信附带了网址链接。老人以为是女儿买的票,也没多想,当即点击了链接,并按照提示输入信息。然而,在人脸识别的环节,老人由于不熟练,两次识别均未通过。李大爷给和泽苑社区网格员高小梅打去电话,寻求帮助。高小梅了解情况后,察觉不对劲,让老人停止操作。10分钟后,高小梅入户,看了短信内容后,让老人先给女儿打电话核实。没想到,女儿压根不知道此事,也没买过戏票。老人恍然大悟,这是遇到了骗局。

考虑到老人已经输入了个人信息,高小梅立即帮忙修改了相应的支付密码,并把这个情况告知了其他居民。

3 付费求职

家住玉园路23号院的陈先生,2月16日在网上求职,差点上当。

曾在饭店工作的陈先生在网上投了多份简历,当天,陈先生收到一封邮件,是一家企业发来的邀请面试通知,上面留有“招聘经理”的QQ号码,让线上联系。他与对方沟通过程中,上网搜索却没有找到这家企业的相关信息。不过,这名“招聘经理”解释,公司新成立不到一年,规模不大,但待遇优厚。这个解释,让陈先生打消了顾虑。

沟通了20多分钟,对方表示,初步沟通觉得条件符合,可过来面试。但是,名额有限,需要缴纳1000元的保证金,入职后会退还。陈先生犹豫了,说考虑一下。他随后联系了玉园南社区网格员杨恩英,被告知“但凡求职让先交钱的,都是骗局”。杨恩英发来几个相关案例的报道,都发生在外地,但情形与此一样,也是为了骗取保证金。陈先生删除了“招聘经理”的QQ,说会通过正规渠道求职。

采访中,一些社区的工作人员表示,尽管骗术花样翻新,但只要多想一想或找人核实,就可以避免上当。记者 李涛

来源:太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