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持续深化“审判管理创新工程”,进一步激发全院干警只争朝夕、奋力拼搏的办案热情,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全院审判执行质效水平,我院从2024年9月20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止,开展了“百日办案竞赛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全院干警认真贯彻院党组的决策部署,攻坚克难,你追我赶,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全力化解各类纠纷,有效提升了审判执行工作成效,涌现了一批成绩突出的团队和个人。
首期,我们先来看看刑庭副庭长闫丽丽、员额法官连文涛的办案故事吧!

△刑庭副庭长 闫丽丽
风雨十年磨剑,坚持正义不悔
在法院的时光匆匆而逝,不知不觉,我投身法院工作已十余年,专注于刑事审判也超十载。从初登审判台时的青涩新手,到具有一定办案经验的员额法官,这一路,满是挑战与成长,有迷茫退缩的瞬间,也有坚定奋进的时刻,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更有秉持正义的自豪。
精研法理,明辨是非。我始终坚信,在办案中面对疑问必须深入探究。曾经的一起盗窃通讯基站接地电力设施案件中,我敏锐察觉该案虽然案发在通讯基站,涉及电力设备,但该案以破坏电力设备罪还是盗窃罪定案值得深思。为了查明真相,我查阅大量专业资料,请教专业人员,多次进行实地勘察。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找到了不将涉案设施认定为电力设备的关键法律依据,依法以盗窃罪对被告人作出判决。被告人服判息诉,这不仅是对我专业判断的肯定,也是对法律公正的维护。
温情司法,传递希望。在办理一起未成年人盗窃案件时,我遇到了一个身世坎坷的女孩。庭审前,我与她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给予她一些引导和鼓励。我告诉她,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未来的人生道路掌握在自己手中。女孩眼中闪烁着泪光,我知道,这些话或许触动了她的内心。作为法官,面对这样的孩子,不能仅仅局限于法律条文的冰冷评判,还要给予温暖与关怀。
坚守初心,砥砺前行。回顾十余年的办案经历,每个案件都是一次挑战,每份判决都是一分责任。在追求公平正义的道路上,我始终坚持精研法律、审慎判断,用专业知识守护法律尊严;同时,也不忘传递司法温情,让每一个当事人感受到法律的公正与人性的关怀。

△刑庭员额法官 连文涛
勤学善思,笃行致远
在司法的广袤天地里,每一次角色的转变都是一场新的征程,每一个案件的办理都是对公平正义的执着坚守。在入额之后,我从民事审判庭进入刑事审判庭工作,这段经历,不仅是工作内容的变化,更是一次自我成长与责任担当的深刻历练。
勤学善思,筑牢专业根基。初入刑庭,我有些无所适从。为了尽快适应新岗位,我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学习。从刑法条文的细致解读,到刑诉法程序规范的精细研读,再到刑事裁判文书的严谨撰写,我都力求做到了然于心。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我仔细揣摩每一个案件的焦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逐渐积累了办理刑事案件的信心和底气。此外,我虚心向身边经验丰富的前辈请教,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明辨笃行,守护公平正义。刑事审判,绝非简单的法律条文适用,既要做到恪守法律的威严,又要兼顾情理的温度。在办理一起故意伤害罪案件中,被告人施某年迈的父亲不远千里从云南赶来,向被害人苏某诚恳道歉。在法庭的主持下,被害人被被告人父亲的真诚以及往日的工友情谊所打动,当庭与被告人就经济损失达成协议,并对施某表示谅解。综合考虑案件事实、法律规定以及这一特殊情节,法庭最终判处被告人施某有期徒刑9个月。施某当庭认罪服判,并向法庭和被害人表达了感谢。
砥砺前行,践行司法为民。在过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全身心投入刑事审判工作中,妥善处理了一百余件刑事案件,顺利完成了从民事法官到刑事法官的角色转换。在今后的司法道路上,我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严谨的态度,践行司法为民的神圣使命,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字:刑庭 闫丽丽 连文涛
▌责编:政治部
▌审核:周喜春
▌终审: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