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通讯员 刘炜桐

“欢迎新来的宝宝,这款某明星也在穿,最近特别流行的一个款式,在我的直播间只要……”

这一看上去平平无奇的直播间,却吸引了杭州市公安局钱塘区分局环食药大队民警们的注意。手机的另一端,民警们早已线上“蹲守”多时,在直播间内仔细查看着衣服版式、商品介绍、销售价格及发货地点等。

此前,他们接到外地某知识产权公司线索称,某直播间在线销售假冒的某好莱坞奢饰品品牌。民警循线追踪深入调查后发现,这家销售假冒大牌衣服的公司在多个主流上平台直播,且为了防止直播平台识别到自己在线售假,他们从来不在平台上挂“上车链接”,而是在评论区放出网店地址,引导观众前往网店购买。

“一般大平台很快会被人截图,然后被举报下架,他们这样引流售卖也带有一定的隐蔽性”,民警胡立冬介绍说。直播的公司位于钱塘区某写字楼内,经初步侦查,胡立冬和同事发现直播场所内及周围并没有存储假大牌的仓库,而为了方便发货,仓库和直播间一般离得很近,“很多是上下楼两间或者干脆在隔壁租了个房间当作库房。”

去年年底,以数据流、资金流、物流为抓手,钱塘公安深挖上游生产厂家和仓库存储地点,会同法制民警和知识产权相关专家,明确取证范围和内容,摸清制假车间实际生产和货物转运、存储等情况,一举抓获以周氏父子为首制假售假犯罪团伙,现场共发现涉侵权产品29种,销售数量4500余件,涉案价值90余万元,实现全链条打击。

紧扣直播带货“即时性”“受众广”“带货和发货分离”的特点,钱塘公安强化合成作战机制,会同相关专家及对口企业,及时固定直播过程侵权证据、平台后台销售数据、递寄物流快递信息等,加强跨区域、链条化、产业化打击能力,并完善行刑双向衔接机制,明晰作价推定的犯罪金额认定,实现从“带货”到“供货”的全链条打击。同时,协同区市场监管局,增强网络直播营销信息内容管理,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