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西安高新区与周至县共建的省级重点产业园,高新集贤产业园自2018年启动共建以来,高新集贤园以“优势互补、共担共享”的创新实践,书写了开发区与行政区深度合作的典范篇章,成为全市深化区域协同联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样本。
机制创新:打破壁垒,释放协同效能

无人机视角下的集贤产业园
集贤产业园以“高新区主导经济事务+周至县主抓社会服务”的分工模式,实现优势互补。高新区发挥产业规划、招商引资等优势,成功引入比亚迪智能终端及零部件等百亿级项目,填补周至县产业空白;周至县则高效完成土地征迁、基建配套等保障工作,创下45天完成比亚迪项目全流程落地的“西安速度”。双方还创新“一元化”管理模式,成立联合领导小组,设立合署办公机构,并通过市场化运营主体高科集贤公司整合资源,实现开发建设效率与资源配置精准度“双提升”。
数据跃升:经济民生双丰收

高新区集贤园在全省2023年度
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综合发展排名中位列第一
合作七年间,集贤产业园交出亮眼答卷:截至2024年,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近20倍至48.05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447亿元,税收增长约10倍至1.2亿元,园区不仅带动周至县GDP增速冲入全省前十,更以超2.5万个就业岗位、年均7.2万元工资收入,助力当地群众实现“家门口致富”,镇区商铺数量激增超10倍,民生福祉显著增强。
产业焕新:链式布局激活动能

引进比亚迪为链主企业,天津鹏翎、广州福盛源等
33个汽配类项目落地建设
依托高新区产业溢出效应,集贤产业园聚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等四大支柱产业,淘汰低效企业21家,引进比亚迪链主企业及33家配套项目,形成产业链闭环。园区还联动周至县西部智能装备产业园,打造产业集群,推动全县固投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前三,为县域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经验启示:共赢理念成就长效发展

金凤水厂项目建设为比亚迪系列项目
提供了稳定的生产生活用水保障,
解决园区其它企业项目及周边群众的用水需求
集贤模式的核心在于“相互成就、共享共赢”。高新区累计投入88亿元完善园区基建,周至县让渡土地收益全力支持;双方创新财税分成机制,按比例共享经济指标,构建起可持续的利益共同体。这一实践表明,打破行政边界、深化优势互补,是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关键钥匙。
当前,集贤产业园正以“跨区域合作典范”之姿,为西安深化开发区与区县协同提供鲜活经验。未来,园区将继续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拓展产业链深度,优化公共服务,为全市区域协同联动贡献更多“集贤力量”。
来源:西安高新集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