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 农

JINNONG

(1687—1763)

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终身。好游历,久居扬州。年五十始从事于画,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之习,构图别致,简朴疏秀妙趣横生。他精于篆刻、鉴赏,善画竹、梅、鞍马、佛像、人物、山水。尤精墨梅。所作梅花,枝多花繁,生机勃发,古雅拙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树阴叩門悄不应,岂是寻常粥饭僧。今日重来空手立,看山昨失一枝藤。

金农虽博学多才,但天性散淡,乾隆元年(1736)受裘思芹举荐博学鸿词科,入都应试未中,郁郁不得志,遂周游四方,走齐、鲁、燕、赵,历秦、晋、吴、粤、终无所遇。他的一生,大半在坎坷中渡过,有时“岁得千金,亦随手散去”。据金农自述:“家有田几棱,屋数区,在钱塘江上,中为书堂,面江背山,江之外又山无穷”。王昶撰《蒲褐山房诗话》记述金农,“性情逋峭,世多以迂怪目之。然遇同志者,未尝不熙怡自适也”。晚寓扬州卖书画以自给,妻亡无子,遂不复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年独泛九江船,二更后,一声凉笛,把月吹圆。团团烂银盘,中央田地宽,阿谁偷种婆娑树,散麝尘无数。

金农为扬州八怪之首,一怪在作品的离经叛道,好友全祖望称他为“畸士”。二怪在固执脾气,他瞧不起的人,不但话不投机半句多,而且报之以白眼,更别想求得他的诗文字画。对要好的朋友则不以贫富贵贱取人。在金农众多朋友之中,他与同时寓居于扬州的郑板桥关系最好,两人常常“杯酒言欢,永朝永夕”,郑板桥言“杭州只有金农好”。更留下《赠金农》诗一首:“乱发团成字,深山凿出诗。不须论骨髓,谁得学其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藕花中泊伎船

金农作画,必有题记。他画梅,自称“江路野梅”、要求“天大寒时香千里”,画马题道:“今予画马,苍苍凉凉,有顾影酸嘶自怜之态,其悲跋涉之劳乎?世无伯乐,即遇其人,亦去暮矣?吾不欲求知于风尘漠野之间也。”足见其怀才不遇的心情。他在一册页上画一士大夫高卧四面通风的水池亭中,题曰:“风来四面卧当中”。逍遥自在,不及世事,亦以“清高”自居。金农申言要把自己“平生高岸之气”,一一见之画中。“以抒不平鸣”。他喜画瘦竹,说“画竹宜瘦,瘦多寿,自然饱风霜耳”,更题记道:“虚心高节,挺立不屈,久而不改其操,竹之美德也。”《雨后修篁图》题诗曰:“雨后修篁分外青,萧萧如在过溪亭。世间都是无情物,只有秋声最好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青青,云冥冥,下有水蒲迷遥汀。飞来无迹,风标公子白如雪。

金农一生喜爱游历,中年游历达十五年,足迹踏遍半个中国。出游费用从何而来?除了化缘僧院,朋友资助外,他招募挑选了一批能工巧匠,组成一个自给自足的“技术访游团”,金农充当“团长”,团里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如甬东朱龙擅雕凿纹刻砚石,新安张喜子精界乌丝栏,会稽郑小邑擅长抄写,吴门庄闺郎会弹奏乐器,兰陵陈彭擅长画墨竹,每到一地全团便开展活动,以此筹措旅资。这种方式在“扬州八怪”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匝霜丛有人语,晚风撑到卧床前。

另外,在清朱克敬的《雨窗消意录》卷三中,也可瞥见这位冬心先生的身影,“钱塘金农客扬州,诸盐商慕其名,竞相延致。一日有某商宴客于平山堂,金首坐。席间,以古人诗句“飞红”为觞政。次至某商,苦思未得。众客将议罚,某商曰:“得之矣,柳絮飞来片片红。”一座哗然,笑其杜撰。金独曰:“此元人咏平山堂诗也,引用綦切。”众皆请全其篇。金诵之曰:“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众佩服其博洽。其实乃金农口占此诗,为该商救急解围耳。某商果大喜,越日以千金馈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九峰如画,二三人倚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野竹无次,颇多清风。何方朝士,屏驺从之来。徘徊竹下,啸咏不去,得非王子献之流辈乎。此间忽有斯人可想、可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生之宅临水居,有时垂钓千百鱼。不惧不怖鱼自如,高人轻利岂在得。赦尔三十六鳞游。江湖游,江湖翻, 踟蹰却畏四面飞鹈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汀曲渚暖生烟,风柳风蒲绿涨天。我是钓师人识否,白鸥前导在春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山委蛇,柳下一舟,舟中人不知何之。想执瓶前村沽酒未归也,凉汀鸥鹭待之久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兴众山如青螺,山下树比牛毛多。採菱复採菱,隔舟闻笑歌。王孙老去伤迟暮,画出玉湖湖上路。两头纤纤曲有情,我思红袖斜阳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为金农自画像,真迹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的右上方有长题:“古来写真,在晋则有顾恺之为裴楷图貌,南齐谢赫为濮肃传神,唐王维为孟浩然画像于刾史亭,宋之望写张九龄真,朱抢一写张果先生真,李放写香山居士真,宋林少蕴画希夷先生华山道中像,李士云画半山老人骑驴像,何充写东坡居士真,张大同写山谷老人摩围阁小影,皆是传写家绝艺也。未有自为写真者。惟《云笈七籖》所载:唐大中年间道士吴某引镜濡毫,自写其貌。余因用水墨白描法,自为写三朝老民七十三岁像。衣纹面相做一笔画,陆探微,吾其师之。图成,远寄乡之旧友丁钝丁隐君。隐君不见余近五载矣,能不思之乎?他日归江上,与隐君杖履相接,高吟揽胜,验吾衰容,尚不失山林气象也。乾隆二十四年闰六月六日立秋日,金农记于广陵僧舍之九节菖蒲憩馆。”

金农还曾为这幅画像作过一首自度曲:“对镜濡毫,自写侧身小像,掉头独往,免得折腰向人俯仰,天留老眼,看煞隔江山,漫拖着一条藤杖,若问当年无边风月,曾为五湖长。”

金农绘画作品欣赏

金农 杂花图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酉阳杂俎》云:白茄种出新罗,西明寺僧院中有之。宋黄鲁直《咏银茄诗》有“君家水茄白银色,殊胜园里紫彭亨。蜀人生疎不下箸,吾与北人俱眼明。”可谓善于形容矣。曲江外史并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夜打春雷第一声,满山新笋玉棱棱。买来配煮花猪肉,不问厨娘问老僧。曲江外史画诗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江南暑雨一番新,结得青青叶底匀。梅子酸时酸不了,眼前多少皱眉人。曲江外史并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孤云处士有稚柳夭桃小景,想见龙池新雨,华陌晓风之妙也。题诗其上者,定是杜紫薇一流人。曲江外史写并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云希希,烟微微,仙人新着五铢衣,侵晓嫣然启玉扉。曲江外史并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依芳岩而多馥,近恶棘而不伤。当门之戒,佩之勿忘。曲江外史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上林一枝,五月新凉正及时,此味山中野老知。曲江外史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南阳有菊水,襄陵有菊城,康风子此间或一遇之。曲江外史写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九)风吹欲去,轻裳低舞,瘦得花枝如许。墨池描写,写他抱怨人无语。曲江外史并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沈家园小,花枝云晓。是何人,剪他碎了,扇底轻容风袅袅。曲江外史并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一)弁山有叶氏大小玲珑石,双井黄家有烂溪,溪中石皆为艺林所重。余漫意写之,落落然如挹高人面目也。曲江外史并记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二)黄梅花,物外姿;好配食,斋房芝。乙亥六月雨中画,献德州先生使君有道之教。曲江外史金农。

金农人物山水图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开于无忧林中

墨笔白描佛像、菩提树,画左自题2行,款“己卯八月”。钤“金吉金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开 居士礼佛

双树羃庭,布以忍草,居士具善者相。合十礼佛,种种皆由心生,绝非摹仿而为也。画毕又题一诗:三熏三沐开经囊,精进林中妙意长。礼毕小身辟支佛,写时指放玉豪光。心出家盦僧画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开 秋林共话

马和之秋林共话图,用笔疏简,作浅绛色,有杨妹子题诗,同乡周穆门徵君曾藏一幅。余赠以古青磁出轴装之,徵君下世,为梁少师芗林所得,进之内府矣。今追想其意,画于纸册,是耶非耶,吾不得自知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四开湖山采菱

吴兴众山如青螺,山下树比牛毛多。采菱复采菱,隔舟闻笑歌。王孙老去伤迟暮,画出玉湖湖上路。两手纤纤曲有情,我思红袖斜阳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五开青山薄汀

山青青,云冥冥,下有水蒲迷遥汀,飞来无迹,风标公子白如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六开山林鬼魈

宋龚开善画鬼,余亦戏笔为之,落叶如雨,乃有此山魈林魅耶?悠悠行路之人慎莫逢之,不特受其所惑也,观者可以知警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七开 玉川煮茶

玉川先生煎茶图,宋人摹本也。昔耶居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八开 桃林策杖

画舫空留波照影,香轮行远草无声;怕来红板桥头立,短命桃花最薄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九开 柳塘间舟

回汀曲渚暖生烟,风柳风蒲绿涨天。我是钓师人识否,白鸥前道在春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十开花塘长亭

荷花开了,银塘悄悄新凉早,碧翅蜻蜓多少。六六水窗通,扇底微风。记得那人同坐,纤手剥莲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十一开 抱膝长思

昔年曾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十二开 山僧叩门

树阴叩门门不应,岂是寻常粥饭僧。今日重来空手立,看山昨失一枝藤。

金农 墨梅图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农 杂花图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 金农 杂花图册《杏花》35.5×23.9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 金农 杂花图册《桂枝》35.5×23.9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 金农 杂花图册《青松桃花》35.5×23.9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 金农 杂花图册《梧桐》35.5×23.9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 金农 杂花图册《贝叶树》35.5×23.9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 金农 杂花图册《芍药》35.5×23.9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 金农 杂花图册《玉簪花》35.5×23.9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 金农 杂花图册《葡萄》35.5×23.9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 金农 杂花图册《菊花》35.5×23.9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 金农 杂花图册《白荷花》35.5×23.9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 金农 杂花图册《黄蜀葵》35.5×23.9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 金农 杂花图册《凌霄花、松树》35.5×23.9cm

金农 杂画五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雁过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