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说财经讯:突发!台积电突然出手,对中国大陆断供16/14纳米及以下芯片!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此外,这对中国芯片产业又意味着什么?

2025年2月8 日,一则重磅消息在半导体行业炸开了锅!

台积电正式向中国大陆客户发出通知,从2025年1月31日起,所有16/14纳米及以下制程的相关芯片产品,若未在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批准的封装厂完成封装,且台积电未收到相关认证文件,将全面暂停发货!

这一纸通知,直接打乱了整个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节奏,引发了行业的轩然大波。

这到底是一场怎样的“地震”?让我们先来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台积电再对大陆断供16/14纳米芯片产品?

2月9日消息,有消息称,台积电已正式通知其中国大陆客户,从2025年1月31日起,所有16/14纳米及以下制程的相关产品,必须在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批准的封装厂完成封装,并且台积电必须收到相关认证文件,否则将全面暂停发货!这一规定适用于所有芯片,无论其应用领域。

这里有几个关键点:

1、限制范围: 16/14纳米及以下制程的所有产品。

2、封装要求:*必须在美国商务部批准的封装厂完成封装。

3、认证文件:*台积电必须收到相关认证文件。


2、为何台积电这个时候出手?背后是美国施压?

台积电为何突然对中国大陆“动手”?

对此,有媒体分析评论称,这一事件的背后,是美国对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持续施压的结果。

实际上,早在2025年1月,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发布了一系列新的出口管制措施,进一步限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台积电此次的限制发货,显然是在配合美国的最新禁令。

那么美国为何要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围追堵截”?

美国长期以来对中国半导体产业进行全方位的限制,从限制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出口,到将众多中国半导体企业列入实体清单,试图从各个环节限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此次对台积电的限制,进一步加大了对中国芯片产业的压力。

3、这对中国芯片产业影响如何?

那么此举对中国芯片产业的影响如何呢?

这一事件对中国芯片产业的影响是深远的,既有短期的冲击,也有长期的破局机会。

短期冲击包括:生产计划被打乱、供应链调整成本增加以及下游产业受影响。

不过,长期来看,却是破局机会,这一事件将倒逼中国半导体产业加快自主研发和国产替代的步伐。

首先,封装测试企业迎来机遇,无论是中国的晶圆厂、封装测试企业将迎来发展机遇,有望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加快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另外,这也督促芯片设计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探索更先进的芯片设计技术,减少对国外先进制程和封装的依赖。

尽管中国半导体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也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潜力。

例如,中国AI技术厂商DeepSeek近期取得的大模型技术突破,利用较小的算力和成本,实现了与OpenAI等头部厂商AI大模型相媲美的性能,这为中国AI芯片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总之,此次台积电的限制措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短期来看确实有冲击,不过长期确实利好,这有助于加快国产芯片技术的研发进度,期望能够早日实现自给自足。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