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日消息,据CNBC报道,针对中国 DeepSeek 用于生产其 AI 模型的芯片引发质疑,新加坡贸易和工业部 (MTI) 周六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希望美国公司遵守美国的出口管制和当地法律。

在全球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当下,中国AI公司DeepSeek的崛起成为国际焦点。其推出的大语言模型R1性能卓越且训练成本低,这一成果震动全球AI行业,也引发美国政府关注,围绕AI芯片来源的质疑与各方博弈就此展开。
一、DeepSeek崛起,打破行业格局
DeepSeek的R1模型在性能与成本上实现惊人平衡,仅用2048颗H800芯片,花费约558万美元就完成模型训练,而OpenAI的GPT-4o训练成本超1亿美元。DeepSeek以更少算力、更低成本达到与OpenAI相当的AI能力,引发美国AI巨头恐慌,也让全球重新审视美国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更让人质疑美国对中国高端芯片出口限制的有效性。
二、美国质疑,芯片来源成谜
美国对DeepSeek技术突破不满,认为AI技术领先关乎国家安全。DeepSeek所用的H800芯片是英伟达为中国市场设计的特供版,2023年10月已被美国列入禁售名单,其芯片来源成谜。
(一)美方无端怀疑
美国商务部怀疑DeepSeek通过新加坡第三方公司绕开出口管制获取芯片,已调查新加坡是否存在“芯片黑市”及向中国AI公司提供受限芯片的情况。
(二)英伟达回应
英伟达迅速回应销售符合美国出口管制,坚称无证据表明DeepSeek通过新加坡获得受限产品,还解释新加坡虽为第二大市场,但芯片多转运至美国和欧洲,而非中国。即便如此,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小组部分官员仍提议对新加坡实施更严格贸易管制。
三、新加坡回应,处境两难
面对美国质疑,新加坡政府迅速表态遵守法治,要求在新运营的美国企业遵守出口管制和当地法规。但新加坡处境艰难,作为国际商业中心,是跨国公司在亚洲的重要枢纽,在英伟达全球销售额中,新加坡占比从两年前的9%增至22% ,成为第二大市场。美国指控不仅影响英伟达,还让新加坡商业环境面临挑战。
(一)美国压力影响
美国对新加坡的质疑可能影响其国际声誉,若加大审查力度甚至施加出口限制,新加坡科技行业和商业环境将受波及。
(二)平衡中美关系
新加坡高度依赖国际贸易,不能完全倒向美国。过度迎合美国要求会影响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损害自身经济利益,所以新加坡政府态度谨慎,强调遵守国际法规,尽量不站队。
四、科技封锁,成效存疑
美国对中国高端芯片封锁多年,但DeepSeek崛起表明封锁效果不佳。美国一直试图通过限制中国获得先进AI芯片来延缓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可DeepSeek案例显示中国AI企业正寻找突破限制的新方式。美国还考虑进一步收紧对华出口管制,禁止出口英伟达的H20芯片,但封锁能否阻止技术扩散值得怀疑。
专家指出中国企业可通过第三方国家采购,在其他国家购买芯片再转运至中国;还能租用海外云计算资源,在海外租用数据中心进行AI模型训练;并且近年来中国芯片产业发展迅速,自主芯片替代可能性正增加。
DeepSeek的崛起引发全球科技竞争讨论,美国芯片封锁给中国AI行业带来短期压力,却未阻止中国企业突破。新加坡在这场博弈中角色微妙,既不愿得罪美国,又不想损害自身利益。科技进步不可阻挡,只要市场需求存在,企业就会创新。美国若想保持领先,或许不应依赖封锁,而应加快自身科技发展,以创新为核心动力。未来,AI芯片博弈仍将持续,DeepSeek的成功或许只是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