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虽说大宋向来是重文轻武,但是在大宋时期还是有好几个武将世家的,每当说到北宋时期的武将世家大家脑海中第一想到的就是杨家将,更是很多人认为杨家将是北宋的第一将门。
这其实是受到了后世影视作品的影响,实际上能够称得上第一将门的并非是杨家将,而是折家将,折家将和杨家将相比低调了很多,但流传了八代的杨家将却是切实地保护了北宋百年之久。

一、折家将
在影视作品中提到杨家将其中都不可缺少一位杰出的女性——佘太君,在电视剧中她的名字叫佘赛花,实际上这一位老太君并不姓佘,她是折家的一位女子,是折家将第二代折德扆的一个女儿。

其实看到这个姓相信大家也能够看出它不像中原的姓氏,后世专家也对此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出的结果也证明他们并非汉族,而是边疆的少数民族。其实本身这个姓在历史上就不是很常见,我们能够知道它是一个姓氏也就是因为折家将。

根据后世的追溯得出,折家起源于鲜卑党项族,不由让人联想到西夏,其实拓跋家和折家确实是同源的,虽说是同源但最终却走上了相反的两条路。这一切还要从唐朝末年说起,此时折家当家做主的是折宗本、折嗣伦父子。

也正是在这两位的手中开始了之后折家的辉煌,他们在陕西担任军事长官,遗憾的是不久后大唐就覆灭了,在折宗本孙子这一辈的时候天下已经开始混战。
最初折家的生活并未受到很大的影响,遗憾的是在后晋建立后,折家所在地就落到了契丹的手中,其中原因在这就不说了。

折家已经在这延续了三代,并且折家的统治之下,让在乱世的百姓也能够得到很好生活,折家在当地声望空前的高,契丹当然是不能容忍的。但在折家绝对武力之下,契丹只能退一步让折家继续留在当地。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虽说是在契丹和中原的交界处,但折家所依附的一直都是中原政权,在折宗本的孙子折从阮逝世后,他的儿子折德扆继续扛起整个折家的重担。并且因为作战有功,还被后周封为了永安军节度使。

作为中原民族和契丹最后一道防线,足以看出折家的重要性,在乱世王朝更新换代是很快的,是以折家也一直殷切地期盼能够找一个强大的民族做后盾,能够解决当前的困境,就在此时北宋建立了。

折家审时度势当即就投靠了北宋,时任皇帝的赵匡胤对于他们的到来也是十分的欢迎。对于折家也给予安抚和嘉奖。毕竟在大宋没有建立之前就是折家一直在边境抵御外敌,甚至能说要不是有折家抵御契丹、西夏等民族,大宋也不能这样安定地就建立起来。

对此赵匡胤也是清楚知道的,众所周知赵匡胤因自己是黄袍加身上位的,是以他对自己手下的武将都不相信,才有了之后“杯酒释兵权”的事情。更是制定了一项政策——重文轻武,在整个大宋武将的地位都是很低的,并且朝廷很少会让武将手中有大权。

但他对于折家却并非如此,不仅是给予了折家一个很重要的官职,并且允许折家世袭官爵,对于折家其他子弟也允许他们在府州担任文武要职,府州也就是今天的陕西榆林,可以说赵匡胤直接将这个地方的大权都交到了折家的手中。

北宋一共一百六十多年的国祚中,府州一共有过十三位知州,这十三位都是来自折家,足以看出北宋朝廷对于折家的信任。
当然不仅是驻守在边疆,在其他的战役中也能够看到折家将的踪迹,在北宋的这些皇帝中,赵匡胤也是少有的在军事上有成就的皇帝。

在赵匡胤在位的时候也多次对外征战,赵匡胤曾亲自带兵与辽国作战,遗憾最后以失败告终,并且这赵匡胤的这些部下中很少是有在辽国人手中讨得好处的,只有折家将,在这些战役中只有折家将是一直保持着胜利的。

二、绝对实力
当然折家将在北宋时期所取得的成就也不仅是这项,众所周知在北宋建立后,整个国家却依旧生活在动荡中,北宋最大的敌人就是辽国。但在这中间还有一个像墙头草一样左右摇摆的西夏。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最初北宋也是想要和西夏合作的,遗憾是西夏在摇摆不定后还是选择了和辽国合作出兵北宋,得知此事后折家将主动请战,结局也是北宋喜闻乐见的。折家将中两位大将折御卿和折御勋齐上阵,直接将辽国大将韩德威打得落荒而逃。

甚至在之后韩德威在听到折家将的名字后就因为害怕不敢上战场了。并且和以往的那些武将世家不一样,折家将代代都有名将,很多的武将世家往往只能传两三代就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中,再也不复往日的辉煌。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后继无人,没有人能够继承衣钵,还有一个原因则是趋于安稳,也没有了祖辈的野心。但在折家将就不一样了,他们一直都处于危险地段,这也让他们不得不时刻警惕。

在折御卿逝世后整个折家就到了他的儿子折维昌手中,而此时的大宋也到了宋真宗时期,在宋真宗时期和辽国之间也是战役不断的,虽说折家的掌权人在换,但他们和辽国和之间战役的结果是从未改变过的。

可以说当年为什么辽国会和北宋签订檀渊之盟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折家将的绝对武力,让他们不得不忌惮,毕竟要是一直打,自己不能获得大胜,那也是一种消耗国力的行为。

也正是因为澶渊之盟让北宋和辽国之间有了多年间的安定,也给了北宋发展的机会,这一切就要得益于折家将。
三、为臣之道
在这让人不解的就是为什么在大宋重文轻武的政策之下还能够让折家将世代都驻守在府州,首先就是府州在当时的重要性,作为西北边境,它一直都是被周边势力围绕的。

对于皇帝来说,与其将他们撤了让其他人去驻守,倒不如将在当地驻守多年的折家将留下,毕竟对于当地的环境和状况没有人能比他们更清楚。其次就是和中原的士兵相比在对抗外敌上,他们远没有折家军合适。

最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折家将深谙为臣之道,相信很多人都觉得在北宋的历史上折家将并不出名,甚至有人认为他武力值不高,其实这正是因为折家将的低调,他们不在意名望只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对于备受忌惮的其他世家,折家将更明白怎么让皇帝放心,在这也能够得出为什么杨家将比不上折家将,虽说在历史的长河中杨家将的名声更大,影响力更高。但要是论实权杨家将是远远比不上折家将。

首先就是大宋给予的绝对优待,让折家将世袭官爵,可以说世袭在整个大宋都是少见的,其次就是折家在府州当地是有绝对的统治权的,不仅是军事大权在折家的手中,就连政治大权折家也能够沾染。

结语
可以说在折家将活跃在中原地带的这些年中,他们为中原的安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自五代十国时期就一直在抗击辽国,北宋时期他们不仅要对抗辽国,还要防御西夏和金国,是当之无愧的北宋第一武将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