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年轻的曾思玉接到一个任务,上级让他带领一支队伍,去总部领取地图,并送信。那时,恰逢秋老虎最猛烈之际,曾思玉和战士们走得汗流浃背,却不敢停歇,生怕耽误工作。

当天下午,曾思玉来到总部附近的村落,他让随行战士们先去树林中休息,他一个人去村口和总部联系。在招待人员带着他往村里走的时候,眼尖的曾思玉一下子就看到不远处,站在田埂谈话的首长们。

其中,有一人竖着背头,一边说,一边打着手势,曾思玉望着那张陌生的面容,不禁有些激动,他猜测,那人即是所有同志都渴望见到的毛主席!

去到居所后,曾思玉悄悄询问负责招待他的战士,果然得到肯定答复。

那是曾思玉第一次见到毛主席,虽然仅仅远远看了一眼,可仍让他记忆犹新。

时隔不久,组织再次交给曾思玉一个任务,让他选几个人,去给毛主席抬担架。曾思玉很快选出6名战士。

某天,大部队行进中,曾思玉突然听到别人喊他的名字,急忙过去,却发现彼时正身患病症的毛主席,坐在担架上,看着他。

曾思玉忍住心头激动,几步上前向毛主席行了一个军礼。毛主席乐呵呵朝他打了个招呼,曾思玉继而转头耐心叮嘱几名抬担架的战士务必谨慎小心,确保毛主席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听着曾思玉的话,突然开口夸奖曾思玉:“你这个小同志,很精干啊!通信工作很重要,就是需要你们这样的小同志,你今年多大了?”

曾思玉如实回答:“24岁了。”

毛主席笑了:“确实是小同志啊。我知道你是信丰人,我去过你们信丰两回……”

那天,毛主席谈性很高,和曾思玉说了很多话,让曾思玉渐渐打消在毛主席面前的拘谨与紧张,受益匪浅。

而在长征中,曾思玉除了对和毛主席的往来留下深刻印象外,还有几次非常惊险、险些丢掉性命的经历。

一次是在桐梓县。曾思玉和战友们入住小洋楼,特别兴奋的他们围着各种现代化设施研究了很久,纷纷议论着,将来战争胜利后,要让劳苦大众们都住上这样的房子,用上这些生活设施。

也许是过于激动,几天后的曾思玉居然在没有任何挤压碰撞的情况下,鼻子开始不停流血。最开始,曾思玉没有当回事,只用老方法堵住鼻孔。

但随着时间向后推移,他的鼻血依然没有止住。曾思玉没有办法,只好去卫生所找医生。医生用药止血,还是不见一定成效。

曾思玉被迫堵着鼻孔,过了一天。

到了晚上,和他同住的小战士见曾思玉脸色愈加惨白,整个人昏昏沉沉,没有一点儿精神,吓了一跳,急忙把情况报告给领导,领导又请来医生为曾思玉医治。

医生摇摇头,表示自己对曾思玉的情况爱莫能助,领导只好做出要将曾思玉留在当地休养的决定。

躺在床上的曾思玉把领导的话全部听到耳中,他很清楚,自己若是被送到百姓家里,日后要想再回队伍,会更艰难!他挣扎着用手比划着,请求留下来。

年轻的小伙子,想着自己尚未为家国人民多奋斗几年,便要因这莫名其妙的鼻血丢掉性命,不禁更伤心了。

领导等人望着鼻涕眼泪横流的曾思玉,也被他的情绪所感染,到底还是如曾思玉所愿,没有把他送走,而是叫几名战士,用担架抬着曾思玉,一起赶路。

躺在担架上的曾思玉有些不好意思,可心却踏实多了。

他半睡半醒地休息大半个早上,到了中午,惊讶发现自己的鼻血停止了!心情大好的曾思玉吃了少许饭,下午就基本恢复,能下地跟着队伍前进了。

对于在桐梓县的这次事件,曾思玉到后来也没搞清楚原因,可他不是一个纠结的人,事情过去了,便彻底抛到脑后,不再多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7年10月,升任司令员的曾思玉带队收获一场大胜,开心地去参加上级会议。会上,领导向曾思玉了解相关情况,给曾思玉布置了攻打石家庄,负责包围石家庄东面各地的任务。

对于这场战事,曾思玉期待许久。回到驻地后,他就立刻开始相关准备工作。

同年11月,某个寂静夜晚,曾思玉带队来到指定地点,激动得整个晚上未曾合眼。

接近拂晓时分,曾思玉突然叫醒王昭,王昭不明所以,问曾思玉发生了什么?曾思玉摸着下巴,一边思索,一边回道:“我觉得,咱们现在这个地方,不安全,我们应当马上离开这里,挪到村外,更稳妥一些。”

在曾思玉的命令下,所有战士紧急集合,按照曾思玉的吩咐,连夜撤退。

果然,天刚蒙蒙亮没多长时间,一阵阵巨响就从他们原先驻扎的村落那个方向传来,侦察员回来报告说,敌人派出飞机,轰炸了那座村子的周边各处。

又过了一段时间,曾思玉带领几名人员到前线勘察。就在他们爬上一个制高点后,密集的子弹忽而划过他们的头顶,曾思玉急中生智,赶忙招呼大家及时隐蔽,分散撤离。

安全回到驻地后,曾思玉叫来几名将领,吩咐他们用炮火摧毁敌人的电厂。切断电源后,整个石家庄都陷入黑暗,曾思玉抓住机会,一举攻破石家庄的城门,取得又一次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曾思玉仍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为家国付出很多年。1983年,年事已高的曾思玉正式从工作岗位上退下,开始离休生活。

他的晚年,很喜欢钓鱼。曾思玉说,自己与钓鱼结缘在战争年代,当时他跟着红军队伍进入草地,饿得饥肠辘辘,几乎走不动路。关键时刻,曾思玉想出一个方法,用树枝制作简单鱼竿,钓鱼解决危机。

此后,他便深深爱上钓鱼。可先前工作的忙碌,让他没有空闲享受钓鱼,如今离休了,自然要将大把时间投入到钓鱼一事上,好好满足一下自己的钓鱼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回,曾思玉到大连郊外某个水库钓鱼,那片水库早被别人承包,投放了很多鱼种。曾思玉了解详情,钓鱼前就吩咐随行卫士帮他买票。

水库承包者见曾思玉来历不凡,坚决要让曾思玉免费垂钓,曾思玉不肯,直言自己不能占群众的便宜,坚持买了票。

除了钓鱼外,晚年的曾思玉还热衷于慈善事业。

1988年,我国发生一场特大洪灾,曾思玉从新闻中看到这件事,坐立不安好几天。几天后,他让秘书把自己的一笔积蓄取出来,尽数捐赠给灾区人民。

又过了数日,曾思玉听说大连要举办书画赈灾慈善活动,当即报名参加。

那个时候,正是大连最炎热的阶段,但曾思玉完全不顾自己老迈的身体,早早带着绘画工具,来到指定活动现场,挥毫泼墨。

老将军的辛苦未曾白费,他用了2个多小时创作的10余幅作品全部被群众们买走,所得善款尽数由相关机构送去灾区。

2008年,一场特大地震在华夏四川发生,曾思玉再次挺身而出,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参加相关义卖活动。

2012年,102岁的曾思玉因病在大连去世。

参考资料:

《沙场名将曾思玉的长征往事》

《曾思玉将军的四次历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