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通电话。
王毅表示,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应当承担应尽国际责任,应当维护世界和平,应当帮助各国实现共同发展。希望你好自为之,为中美两国人民的未来,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这话可谓掷地有声、底气十足。
回顾近年来的数次中美高层互动,几乎每一次中国都是态度坚决、立场清晰。无论是对错误话语的当面纠正,还是对无端指责的事实回击,都展现出一个大国应有的自尊与风范。
2021年3月18日,时任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安克雷奇同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针对美国代表在对话中的傲慢态度和一系列不符合外交礼仪的举动,杨洁篪表示,我们希望这次对话是真诚的、坦率的。与中国打交道,就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2024年12月16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俄乌冲突问题举行公开会,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耿爽当场予以驳斥。耿爽提醒美国代表,当前围绕乌克兰问题形势正在发生变化,“美国代表团的发言稿也应该改一改了”。
一个月后,当地时间2025年1月16日下午,联合国安理会就乌克兰问题举行公开会。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再次无端指责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军事补给”,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毫不留情,当面戳穿美国图谋,表示“如果中国真的向俄罗斯提供军事补给,那战场的局势早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
很大程度上,外交风格就是国家实力与民族心态的展现。而要理解这一点,就必须看到我国近年来在经济、军工以及航天等多个领域的深厚积累与不断突破。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比预计早了40年
纵观发展全局,经济实力的持续提升是支撑国家自信的重要基石。
202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30万亿元,达到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1978年,中国GDP为3679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为1.7%,居全球第11位;
1986年,GDP突破1万亿元;
2000年,10万亿元,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
2010年,突破40万亿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到9.2%
如今,我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比预计的早了40年。2002年,时任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许宪春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2050年有望成为全球第二经济体”。
现在,多国人士认为,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对全球发展至关重要,将继续对世界的未来发挥巨大作用。

从外贸方面来看,2024年,中国进出口总值达到43.85万亿元,外贸顺差近1万亿美元,创新纪录。从增量看,全年外贸增长规模达2.1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1年的外贸总量。新兴产业出口暴涨,汽车、芯片等高端产业表现突出。中美贸易战持续了这么多年,这些数据着实让人感到意外,但也在意料之中。美国对中国的打压、制裁,不能阻止中国的发展振兴,反而会激发14亿中国人民更加奋发图强,把中国的产业升级推向了新高度。
2024年,中国制造业占全球30%,连续14年世界第一。 五年来,我国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工业经济量增质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态势非常明显。
国防重器成果令世界瞩目
除经济领域外,中国在国防科技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系列重大成果令世界瞩目。
2024年12月29日上午,由我国自主研制建造的首艘076型两栖攻击舰——四川舰正式出坞。
四川舰是我国自主研制建造的076两栖攻击舰,舷号“51”,12月27日在上海下水,人民海军逐梦深蓝再添利器。四川舰的正式出坞也意味着整船主体建造已经完成,将进入下一阶段的舾装和调试工作。
四川舰是海军新一代两栖攻击舰,是推进海军转型建设发展、提升远海作战能力的关键装备,满载排水量4万余吨。
2024年12月26日,社交媒体上流传的照片和视频显示,我国当天成功试飞了一款“令人震惊”的高性能有人驾驶第六代隐身战斗机,并由歼-20战斗机伴飞。

据相关媒体报道,这次出现的新型战机采用无尾翼设计,主要是为显著降低飞机在不同波段和各角度的雷达信号。这种设计还可以提高气动效率,通过减少空气阻力,可以为持续高速飞行和巡航飞行提供更好的性能。
众多美媒就“六代机”刊发文章。美国“动力”网站刊文表示,“(六代机的出现)对美国加油机、运输机、预警机、侦察机以及前沿部署的盟军舰艇和地面部队都有实际影响”。
除了在成都现身的飞机外,同日还有另一架据称在沈阳飞行的新机画面在网络上流传。

1月11日,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表示,中国六代机试飞后,美太平洋司令说不想跟中国开启军备竞赛,这是第一次从美国将军嘴里听到要跟中国和平相处。
与之相对的是,美国的六代机研发计划(NGAD)在去年8月被官方按下暂停键,并进行重新审查。
根据美国军方的说法,由于NGAD采用大量新技术,单机成本接近3亿美元,几乎相当于现役F-35战斗机的3倍,成为史上最贵战斗机。F-35就是因为预算长期失控,才数次走到倾覆的边缘。在预算失控的背后,又是美军以节约成本为名,非要一机满足海陆空三军需求,以至于设计根据不同要求不断修改,最终成本飙升。
特朗普的“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和拉马斯瓦米,多次表达“蔑视”建造更多有人战机的想法,并表示军方应专注于无人机。去年11月,马斯克在社交媒体X上称,F-35是“狗屎设计”。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中国航天“飞天逐梦”
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更是彰显了国家科技实力的跨越式提升。
在刚过去的一年,中国航天创造了史上多个第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今年1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实践二十五号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中国航天取得新年“开门红”。
今年,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将继续在新型重型火箭研制、智能航天器开发、载人航天工程、月球和深空探测等领域取得新突破,进一步推动航天强国建设。

1月13日,由东方航天港总装出厂的捷龙三号遥五运载火箭,搭乘“东方航天港”号海上发射船,在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近海海域点火升空。此次发射,采用一箭十星的方式,成功将微厘空间01组10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2024年,仅山东一地,海阳东方航天港海上发射任务“6战6捷”,火箭升空之处,一个百亿级商业航天高科技产业集群正在全面崛起,而这正是中国商业航天的一个缩影。

而与此同时,两名美国宇航员则由于技术问题已在太空滞留7个多月。2024年6月6日,美国宇航员巴里·威尔莫尔和苏尼·威廉姆斯乘坐“星际客机”飞船飞抵国际空间站,原定于2024年6月14日返回地球,但由于飞船推进器故障和氦气泄漏等问题,返航时间一再推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去年12月17日宣布,两名宇航员返航时间将至少延迟至2025年3月底。
除了载人航天技术,美国的大型运载火箭系统也“掉链子”了,当地时间1月16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在得克萨斯州南部进行了“星舰”重型运载火箭的第七次试飞发射。升空后不久,火箭第二级飞船与地面团队失去联系。
可以看到,面对个别霸权主义的打压和挑衅,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更为从容和有底气。正如王毅部长在电话中所言——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对于那些试图继续打“实力牌”的国家或政治人物,只有当面锣,对面鼓,把道理摆明,才能让世界看到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何以在时代发展中展现自信,也才能让更多国家从中国的发展和智慧中获得启示与共识。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新华网、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海外版、经济日报、环球网、观察者网等
(大众新闻编辑 于春晖 整合 策划 单青 吕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