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光无限的红星美凯龙,几乎遍布了全国各大城市,谁也没想到,这个行业巨头竟然会在一夜之间倒下。
2024年,红星美凯龙的实际控股人、常州首富车建新,正式申请破产。
根据相关数据,车建新旗下的公司亏损高达271.85亿,接近272亿,负债更是超过325亿。此外,他还被执行了20亿的债务,7家法院排队向他这个曾经的家具大王讨债。
从一个小木匠到身家数百亿,再到负债超过325亿,车建新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跌宕起伏?
600元的奇迹
车建新的起点和那个年代的许多农村青年一样,都是靠自己的双手在社会上打拼。
16岁时,他辍学成为木匠学徒,年纪虽小却头脑灵活,短短三年就出师并开始带徒弟。
当时,家里的父亲和兄弟们都是“打灰人”,车建新的木匠事业已经算是“体面”了。但刚满二十岁的他并不满足于此,他想要去拼一把,不想就这样把人生定下来。
虽然从未做过生意,车建新还是带着借来的600元开始了创业之路,开了一家木器作坊。靠着自己的手艺,他逐渐发现了自己的“商业潜能”。
1991年,25岁的车建新在江苏开设了第一家正式的家具专营店“红星家具城”。通过自产自销的经营模式,他陆续开设了14家连锁店。
虽然赚的钱已经远超他做木匠时的收入,车建新却开始感到不安,因为他发现大部分门店都在亏损。
做生意有赚有赔是常态,但风险始终是不可忽视的。车建新意识到,虽然现在整体盈利,但未来如果这些店全部亏损,后果将不堪设想。
由于早年辍学,车建新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尽管他意识到了潜在的危机,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就在他陷入困境时,1996年的一次美国考察之旅让他看到了转机。
在美国,车建新见识到了沃尔玛超市的经营模式,其庞大的流水让他震惊不已,同时也给了他灵感——为什么不能把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
回国后,他立刻对经营模式进行了革新,红星家具城不再局限于自产自销,而是向同行招商,把竞争对手引入自己的商场。
市场的反应出乎他的意料,各地的家具商铺纷纷争相入驻,短短几个月内,租金收入就超过了此前自营模式一年的利润。
这次的成功让车建新看到了更大的商机。与其租用现成的商铺,不如直接买地自建商场,省去中间商赚差价,既能确保经营场地的稳定性,又能分享地产升值的收益。
2000年,投资数亿元的上海真北商场开业,这是“红星美凯龙”品牌的首个旗舰店,占地面积达5万平方米,开业首月营收就突破了1亿。

试点成功后,车建新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复制这一模式:在城市核心区域购置土地,建设大型家居Mall,然后通过品牌输出和委托管理的方式向二三线城市扩张。
靠着这种“自营+委托管理”双轮驱动的模式,到2008年,红星美凯龙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家居商场,总面积达50万平方米。
后来,红星美凯龙在香港成功上市,估值超过900亿港元。这一时期,其全国门店数量井喷式增长,一举突破200家,超越了当时如日中天的万达广场,成为商业地产的新霸主。
2018年,红星美凯龙又成功登陆A股,市值突破1000亿元。截至疫情前夕,公司总资产已达2678亿元,业务范围覆盖家居、物流、建筑装饰、物业管理等多个领域。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投资性房地产的估值,高达955.75亿元,不仅超过了万科的859.53亿元,更是远超保利发展的272.95亿元。
站在事业巅峰的车建新,以430亿元身家跻身胡润百富榜,成为常州首富。在外界看来,这个从木匠起家的创业者已经创造了一个完美的商业传奇。
“成功了就是正确的”,靠着一次又一次的赌注,车建新一次又一次地赢,使得他的所有决策看起来都“顺理成章”。
你赢了,你又赢了,你赢了十年,二十年,可谁能保证,你这辈子会一直赢下去,不会有一次输得彻底呢?
人,永远要面对现实。当车建新的红星美凯龙帝国达到巅峰时,背后隐藏的风险也在悄然逼近临界点。

暗雷引爆
2009年,车建新在家居行业称王称霸后,决定全面进军房地产领域。
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必然”的选择。红星美凯龙在全国各地都有大型商场,完全可以借助这些商场的品牌影响力,获取周边的优质地块,打造“家居商场+商业综合体+住宅”的城市综合体。
因为家居行业很难做到千亿规模,而要突破千亿,就必须涉足地产领域,这是他当时做出这个决定的重要依据。

原本的家居商场模式稳定而成熟,但车建新此时有些贪婪,他想要更多,就必须跨出舒适圈。
事实上,这个想法并非没有市场基础。依托红星美凯龙的品牌效应,许多地方政府都愿意将优质地块让给红星系开发。
车建新由此认定:买地是做企业的绝对命根子。
这句话后来被市场广为流传,却也成为了压倒这个商业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8年,房地产红利早已开始消退,当其他房企纷纷收缩战线时,车建新却带领红星美凯龙展开了一场惊人的扩张。短短一年内,他投入1800亿元买下20宗地块。
而且,这些项目大多位于经济基础较弱的三四线城市,未来的去化压力可想而知。当时就有声音质疑他的冒进,但沉醉于扩张的车建新并未停下脚步。
这时他没搞清楚,不要紧,其实后来老天爷又给了他一次机会。2020年,房地产行业寒意渐浓,头部房企纷纷止损撤退。

这其实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因为比你懂的人已经做出了趋利避害的“普遍决定”。
但车建新不仅没有收手,反而出人意料地斥资47亿元,高价接盘了融创抛售的金科股份11%股份,买入价约合每股8元。
结果这次赌徒心理老天没有惯着,激进的投资很快就显现出恶果。金科股份的股价一路暴跌,到去年已跌至1.1元,仅这一项投资的账面亏损就高达40亿元。
更要命的是,这次高价接盘让企业的负债率直逼70%的警戒线,埋下了巨大的债务隐患,债务的阴影开始笼罩这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2021年7月,车建新不得不以40亿元的价格出售红星地产70%的股权。三个月后,他又以3.4折的超低价甩卖了物业公司80%的股权。然而,这些措施都未能阻止债务危机的蔓延。
凝视深渊的人,同样也在被深渊凝视。车建新拼尽全力都捂不住这炸在高楼地基上的一颗雷,最终在2023年做出了最痛的决定——以63亿元的价格,将红星美凯龙的控制权出让给建发股份。
这个他一手打造的商业帝国,至此易主。而造成这一切的缘由,只是因为他失去了当年对风险的敬畏。
随后的两年里,公司的经营状况持续恶化,数十家商场陆续关闭。
最终在2024年7月3日,这座庞大的商业帝国轰然倒塌。325亿元的总负债、60亿元的一年内到期债务、37亿元的已逾期借款,以及28亿元的诉讼纠纷,压垮了这个曾经的“家居Mall之王”。
如今,尽管在建发系的主导下,红星美凯龙正在尝试向汽车销售、金融服务等领域转型,开设了创新型的π空间,打造“人车家”消费生态。
但这些努力能否让这个曾经的零售巨头重获新生,仍是未知数。
参考资料:中国房地产报,常州首富,申请破产!中访网财经,从家居到卖车,红星美凯龙能完成“自我救赎”吗?中华网山东频道,家具巨头红星美凯龙倒了——负债300亿、被执行20亿,7家法院排队讨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