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嘛!小红书刚摆好碗筷准备接客,TikTok这个“老东家”就杀了个回马枪。

随着Tik Tok 禁用结束,美国网友们纠结了。

是当“新新人类”继续玩小红书,还是屁颠颠地回TikTok老窝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抖音,这在中国超级火的短视频软件,用它的聪明算法和创意满满的内容,很快就成了全球热门,尤其是美国那边的粉丝超级多。

不过,这股快速发展的势头却让美国政府感到不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政府以保护国家安全的理由,责令TikTok的母公司字节跳动在美国的市场退出,否则可能会被禁止在美国运营。

字节跳动没答应这要求,坚持自己的态度。

这一举动在当时被许多人视为大胆的冒险,毕竟美国市场对于TikTok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字节跳动的强硬回应也展现出中国企业在面对外部压力时的韧性与底气。

2025年1月,美国政府正式禁用TikTok。

这并非虚张声势,字节跳动也迅速做出了回应——关闭了TikTok及其相关应用,包括剪映和醒图,在美国的服务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举动彻底切断了美国用户访问TikTok的途径,也让这场博弈骤然升级。

然而,禁令仅仅持续了24小时。

在这短暂的一天里,美国社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信息真空”。

习惯于在TikTok上获取娱乐、信息和社交的美国民众,突然失去了他们熟悉的平台,如同被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TikTok的迅速恢复,背后是复杂的多方力量博弈的结果。

美国政府显然低估了TikTok在美国民众中的影响力,也高估了自己控制信息传播的能力。

禁用TikTok带来的强烈反弹,迫使美国政府不得不重新考虑其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字节跳动在这次事件中的果断行动,也让美国政府意识到,他们面对的不再是一个轻易妥协的对手。

美国民众开始打破信息孤岛,意识觉醒。

TikTok被禁的24小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这段时间里,美国民众的注意力转向了其他的替代平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的社交媒体应用——小红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TikTok难民”的涌入,让小红书意外地成为了连接中美民众的桥梁。

在小红书上,美国用户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可以直接与中国网友进行互动交流,了解中国的文化、生活和社会现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对于长期以来被美国主流媒体塑造的中国形象所影响的美国民众而言,无疑是一次震撼的体验。

没想到,眼前这个中国和他们之前想象的大相径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来越多的中国网友在与外国网友交流后,开始对美国政府和媒体对中国的那些负面说法产生怀疑。

在中国,买房后产权就是永久的,付清了房款,房子就是你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他们自己却需要持续缴纳各种费用,即使付清了贷款,仍然无法真正拥有房屋的所有权。

这种差异引发了他们对自身住房制度的反思。

中国的大学学生们能享受无息的助学贷款,这让美国的同学们都挺眼红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之下,美国的高额利息和漫长的还款周期,让他们背负着沉重的经济压力。

美国用户惊叹于在中国可以快速挂号、快速就医,而他们自己却常常需要等待数天甚至数周才能看上病。

与美国高昂的蔬菜价格和部分地区对自种蔬菜的限制相比,中国的自由度更高,也让他们对自身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质疑。

在与中国网友的交流中,美国用户意识到,他们引以为傲的社会福利和个人收入,并非如他们想象中那样优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他们发现自己的生活成本更高,压力更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民众渐渐开始改变对中国人固有的偏见。

其实,美国媒体描述的我们并不准确,我们不是他们说的那样无知、自私、穷,我们更热情、幽默,生活得也挺自在。

这些发现,对于美国民众而言,无异于一场认知的颠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渐渐发现,自己一直处在一个由美国政府和媒体营造的信息小圈子里,对外界的了解变得片面和偏颇。

这种认知的转变,也引发了部分美国民众的觉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润人”群体,那些曾经倾其所有移民到美国,并对美国生活充满美好憧憬的人,也开始感到焦虑。

他们对美国生活的描述,在与中国网友的交流中被现实打破,他们的“美国梦”也随之破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TikTok的短暂禁用,意外地撕开了一道信息壁垒的裂缝。

美国民众得以窥见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

这对于美国社会,乃至全球信息传播格局,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TikTok禁用事件引发的美国民众觉醒,让美国政府措手不及。

他们显然没有预料到,一个社交媒体应用的禁用,竟然会引发如此广泛的社会反响,甚至动摇他们对信息的控制。

美国政府的反应是迅速而强硬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意识到,必须尽快控制局势,挽回民心,并重新掌控舆论。

而恢复TikTok服务,成为了他们遏制信息传播、阻止民众继续通过小红书了解中国的最直接手段。

恢复TikTok,并非简单的技术操作,更是一场政治博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政府试图通过这一举动,将美国民众重新拉回他们所掌控的信息空间,避免他们进一步接触中国视角的信息。

与此同时,特朗普,这位曾经公开表示要禁用TikTok的政治人物,也开始扮演新的角色。

他提出了个折中的办法,就是美国公司能在TikTok的合资企业里占一半股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方案的背后,是美国政府试图通过资本控制,介入TikTok的运营,从而影响其内容和发展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朗普的计划最终能不能落到实处,现在还不清楚。

这事儿牵扯到国际外交、商业利益和法律规矩,还有来自中国政府和字节跳动的挑战。

尽管TikTok恢复了服务,但小红书的影响力却并没有完全消退。

许多美国网友仍然选择留在小红书,继续与中国网友进行交流互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被小红书上友善的氛围所吸引,也珍惜着在这里结识的新朋友。

对于他们而言,小红书不仅仅是一个社交媒体平台,更是一个了解中国文化、学习中文、与中国民众建立联系的窗口。

“TikTok回来了,但我更爱小红书,因为这里的人都很友好。”

一位美国网友在小红书上这样写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句简单的话语,却反映出中美网友之间真诚的交流和友谊。

即使语言不通,文化背景不同,但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理解,仍然可以跨越国界,打破隔阂。

TikTok事件,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中美民间交流,增进了相互理解,也为未来更深入的文化交融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洋抖的重新启用,也有美国网民也从小红书上撤离了。

但更多的美国网友表示:回不去了,真的回不去了!要跟着中国人学做年夜饭,而且发现中国的月亮更圆一些!

但不管怎样,禁用到恢复使用只历时了24小时,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胜利了。

通过这次中美网友的对账,让我们身为一个中国人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拉满!

信息来源:新华社|在美国,小红书红了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1-17
TikTok恢复使用,美国网友发声!称也会继续用小红书
2025-01-20 15:49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