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创始人兼 CEO 黄仁勋在 1 月 19 日的北京迎新年会上透露,英伟达扎根中国已有 25 年之久,其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员工数量接近 4000 人,且员工离职率在全球处于最低水平,仅为 0.9%。

近期,美国科技界因特朗普就职典礼引发不少关注,而黄仁勋的行程安排却与众不同。据彭博社 1 月 17 日报道,多数科技巨头的高层纷纷前往参加特朗普就职典礼,像苹果的蒂姆·库克、亚马逊的杰夫·贝佐斯以及特斯拉的埃隆·马斯克等都现身其中。
但黄仁勋却忙于在中国各地走访,他 1 月 15 日抵达深圳参与公司年度活动,次日前往中国台湾参加英伟达的“尾牙”,后续还计划奔赴上海和北京。英伟达的代表对其行程及与美国新政府的沟通问题三缄其口,值得一提的是,黄仁勋此前也从未参加过美国总统就职典礼。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的政策变动给英伟达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在拜登政府末期出台的《人工智能扩散框架》临时最终规则中,针对先进技术出口的限制越发收紧,英伟达的人工智能芯片首当其冲。
英伟达对此极为不满,指责这些规定“越权”,其政府事务副总裁内德·芬克尔强调,美国应凭借创新与竞争在全球科技领域立足,而非依靠过度的管制措施。目前,相关主要规则将在约 120 天后正式实施。

再看特朗普就职典礼这边,其筹款数额令人咋舌。截至 1 月 16 日,据中新网消息,此次就职典礼筹款已突破以往记录,高达 1.7 亿美元。与之相比,拜登就职委员会仅筹得 6200 万美元,特朗普首次当选时也只有 1.06 亿美元。
此次就职典礼活动安排在特朗普位于弗吉尼亚的高尔夫球场等地,包括烟花表演、VIP 活动、庆祝集会及舞会等,但活动数量相较于以往有所减少。
这些活动经费大多源于私人捐款,剩余资金或许会用于建设特朗普总统图书馆。不过,特朗普 2017 年就职典礼结余资金去向至今仍有部分不明,当时约四分之一的资金(2600 万美元)流向了一家由梅拉尼娅·特朗普顾问经营的新公司。
众多企业和个人对特朗普就职典礼慷慨解囊。像美国在线券商 Robinhood、谷歌、微软等公司,以及苹果的库克、OpenAI 的奥尔特曼等都纷纷捐款 100 万美元。
捐赠者期望借此改善与特朗普政府的关系,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或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例如,谷歌、亚马逊和 Meta 等科技公司深陷反垄断诉讼泥潭,寄希望于通过捐款缓和局势;波音公司在建造“空军一号”过程中曾与特朗普有过合同谈判经历,也积极参与捐款;而一些初创公司如 Perplexity 更是表示将提供高级软件免费版助力新政府。
捐赠 100 万美元或筹集 200 万美元的捐赠者可获得包括宣誓仪式及与总统夫妇共进晚餐等六场活动的门票,但即便如此,门票依旧供不应求,部分大额捐赠者甚至被列入候补名单。
英伟达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保持着中国团队的稳定,其在中国的发展布局和员工管理经验值得深入探究,这也为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