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12月30日,四川优秀新闻作品分享会暨2025“新春走基层”启动仪式在成都举行。在开放麦环节,来自甘孜州、德阳市、成都市青白江区的新闻工作者分享了各自四川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创作心得。

主创人员代表、甘孜州传媒中心记者、《甘孜日报》责任编辑周燕带来了主题分享——《做坚守新闻现场的逆行者》,让我们一起来看。

做坚守新闻现场的逆行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场分享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我是来自甘孜州传媒中心的周燕。

唯有热爱抵漫长,唯以奋进写未来。2020年,我结束了在康定市委宣传部8年的工作,考入甘孜日报社,投身新闻事业。记得念初中的时候,我写的作文《20年后的我》就是当一名记者,现在想来,那是我心中对记者这一职业最初的向往。

就在我来到这个会场不久前,2024贡嘎山海螺沟冰川挑战赛在海螺沟景区举行,受到了中省媒体的广泛关注。“9·5”泸定地震发生后,一场灾后重建的壮丽篇章正在康巴大地缓缓展开,这片曾经遭受自然灾害的土地正逐步恢复它的生机与美丽,再次焕发出原有的光彩。

从抗震救灾到灾后重建,再到动员一切力量支援泥石流受灾群众。中华民族精神一次又一次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激励着甘孜各族儿女。也让我深刻认识到自然灾害的可怕无情和人民群众的可亲、可敬、可爱,同时也真正认识到什么是人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没有他们生活、奋斗的那片疮痍而深厚的土地,也不会有今天的四川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一场“有备而来”的有惊无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场分享

好新闻永远是用脚走出来的。2023年8月20日凌晨,在得知磨西镇共和村2组热水沟暴发坡面泥石流后,我和同事马上前往海螺沟。在翻越海拔3830米的雅家梗垭口后,手机信号开始断断续续,180度弯道也开始多了起来,司机还要随时躲避山上掉下的石头。80多公里的路程,我们开车行驶了3个多小时,才到达磨西镇,随后便深一脚浅一脚地步行6公里前往共和村。

海拔1500多米的磨西镇,上午的气温只有18度,我们又冷又饿,裤子全被泥水打湿,身上到处都是泥土,幸运的是雨停了。走了两个多小时,我遇到有人就赶忙上前采访。“刚修好的路、刚上梁的新房、刚挂须的苞谷……都被泥石流冲了。”村民们一脸惆怅,但还是邀请我们去他们临时安置点烤火、吃东西。他们一边庆幸躲过一劫,一边担忧才刚恢复的生产生活。一路走、一路问,终于遇到了海螺沟景区管委会和共和村的干部,从他们口中详细了解了当时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闻图片:转移受灾群众

作为全程跟踪报道的记者,除了现场采访,我还曾先后五次对州级相关部门、海螺沟景区管委会、磨西镇等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采访,了解了他们每天的工作历程。所以这篇稿件,我没有渲染他们的英雄事迹,而是从一个个基层干部的视角切入到他们的管理制度,展现公众已知的流程背后他们的付出和责任,继而引发社会思考成功避险的意义所在。所以,在这篇稿件中,我们感受到了海螺沟干部群众的坚强和勇敢,也听到了他们的脆弱和挣扎。泸定“8·20”热水沟泥石流避险案例还入选了全国地灾成功避险典型案例。

在这次新闻生涯最宝贵的一课中,我学会了要做坚守新闻现场的逆行者、关心群众所需的知心人、锤炼过硬本领的多面手。只要有了坚持行走的双脚、第一视角地观察、与人民群众共情的思考,笔尖自会流淌出鲜活的作品,更具直抵人心的力量,我们的新闻报道就能焕发生命的光彩。

谢谢大家!

来源:四川记协

编辑:毛莉泓

责编:黄星洁

校对:杨雪

审核:白马

监制:谭荣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