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台回复书名一键免费阅读 : 明朝那些事儿 | 我与地坛 | 沧浪之水 | 长安的荔枝 | 生死疲劳 | 三体全集 |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春节要到了,一年一度的“断亲”话题又热了起来。

这几年,只要你在社交媒体输入“断亲”或“年轻人断亲”几个字,从官媒到自媒体,讨论文章几屏都滑不完,标题不重样,篇篇10万+。

有和自己父母断亲的,有带着父母和亲戚断亲的,有和父系断亲的,也有和母系断亲的,总之——不惯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断亲,就是疏远淡化「血缘」带来的亲属关系;断亲的本质,是人们对自己的关系进行「减法处理」。

这大抵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血缘关系本身虽然没有选择,但这类关系如果给个体的身心带来了负担,是可以选择远离或者熔断的。我们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可以自由地选择喜欢的生活方式和相处关系。

亲情扮演和虚与委蛇都是需要力气的,而脆皮打工人已经被内卷掏空了身体和大脑。导致部分年轻人已经不屑于,也无力于维持那点可怜的表面温情和体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从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在焦虑弥漫的当下,生物学DNA已经不足于维系代际之间的亲密关系

无论是感到痛苦、压抑的子女,还是感到愤怒、困惑的长辈,都亟需学习,学习如何和家人建立一种更稳固、健康的精神联系。

家人之间不应该只有互相埋怨,更应该互相成全。

如果你也在为亲缘关系苦恼,不妨跟着这本《中国人的家风》,一起从中国百年世家传承不断的精神财富里,寻找 “家”和“个人成长”的启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余世存

出品方:果麦文化

作者是知名学者余世存,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专注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曾任《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被称为“当代中国最富有思想冲击力、最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知识分子气质的思想者之一”。

已出版二十余部专著,凭《非常道》《时间之书》等作品获国家图书馆第二届、第十三届、第十五届文津图书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为何写这本书,余世存说:

“在今天,许多家庭都陷入了卷和焦虑的状态,这本书让我们知道自己和家人如何相互成全,共同面对外部环境的考验。”

这是一本讲述了16个中国百年家族传承故事的传记,也是一本写给当代人的个人成长、家庭教育读本,论述“家风”之于我们人生与社会的深刻影响。

书中既书写了在中国社会引领思想风潮的精英阶层,如孔子家族、张天师家族,也有近现代人才迭出的显赫世家,例如以钱学森为代表的钱氏家族、以荣毅仁为代表的荣氏家族、以贝聿铭为代表的贝氏家族。有对中国文化有特殊意义的家族,也有看似平凡却具有独特对照价值和启发意义的作者自己的普通家族。

通过揭示百年世家传承不断的秘密,引领读者感悟“家”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羁绊与助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优秀家族的传承靠的不是基因

而是精神上的家风

从那些跨越数代甚至数十代的家族传承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结论:任何人不管多么努力地繁衍后代,自己的DNA在后代身上都必然无限趋近于零,也就是无限趋近于消失。一个人留给子孙最重要的遗产不是生物学DNA,而是精神DNA。

例如:传承千年的儒学孔家

若论家族血脉传承,在中国历史上,有过许多显赫一时的豪门大户,也有过传承数代的皇室贵族,但只有孔子家族历经两千五百多年,仍谱系井然,世系分明。

但若从生物遗传学计算,孔家第七十九代孙身上遗传的孔子DNA,不过是“二分之一的七十八次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好学明礼,诗礼传家」的家风,才是作儒家文化象征的孔家的真正传承。

秦朝时,第九代孙孔鲋“鲁壁藏书”;东汉时,第二十代孙孔融“一门争死”;唐代,第三十三代孙孔颖达列入凌烟阁;明末清初,第六十四代孙孔尚作《桃花扇》……那些被记住的孔子后代,是因为对孔子的人格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超越个体的经历

探索“家”和“成长”的共通真理

也许个人的成功经历无法复制,但关于“家”的真理始终相通。如何建立更和谐的家庭关系,更好地培养后人成才,普通人和世家的愿心都是一样的。

例如,从以科学家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为代表的吴越钱家,我们看到对后辈教育托举的重要性。

这个自唐五代起有史可考的家族,给华夏文明贡献了众多一流的人物,几乎无第二姓可比。近代院士级的学者就有一百多人,此外还有国学大师钱穆、钱锺书、钱基博,物理学家钱致榕,诺贝尔奖获得者化学家钱永健,画家钱君匋、钱松嵒等杰出人才。

其根源一在于对家训的践行;二在于重视教育,鼓励后代勤奋学习;三在于形成了互爱互助的家庭氛围。钱家的好学传统代代相传,从钱玄同父子到钱穆叔侄,都是勤奋好学的典范。钱伟长戏说:“我们钱家人喜欢读书,书读多了容易当官,当官的容易出名。”

钱家的成功也得益于其家族对教育的互帮互助、共同托举,族内设立义田、义庄、祭田,确保子孙无论贫富都能接受教育,相当一千多年前的“教育基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例如,从以宋耀如、宋庆龄、宋美龄为代表的民国宋家,我们则看到对子女精神托举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从海南文昌县走出来闯世界的普通农家孩子,宋耀如的学习精神值得称道,他一生没停止过学习。从自制小船在昆山和上海之间搞营运,再从海南到爪哇,从南洋至美国,他的冒险、开拓精神影响子女,他对“培养孩子做伟大人才”的坚信和践行更是令人钦佩。

谈论宋家,从宋耀如夫妇,到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宋子文,最令人惊异的不是他们的能力,而是他们那种强悍的生命力。宋耀如从不溺爱孩子,是“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实践者。在雨横风狂的日子里,宋耀如夫妇带着孩子们顶风冒雨,野外徒步跋涉,以此锻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宋家的家教、家风今天仍值得中国人重视:只要有梦,人的生命能量可以无限大,就可以从底层进入卓越的行列。宋家人的能耐在于他们能够支配最好的资源。他们可能有私心,但他们都有使自己的社会变革起来的功利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更好的家风才能更好地成事

在时代的浪潮中,把握自己的命运

家庭对个人的影响是重大的。虽然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风,但沉浸着优秀家风成长的人才,大都能在时代的浪潮中坚定本心,把握自己的命运,为我们做出了人生示范。

例如:

荣毅仁:顺应时代发展,把握自己命运——

从被打倒的资本家,到组建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信)、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卓越的国家领导人,荣毅仁的人生是一个长长的故事。综观荣家几代人,他们是传统与现代、激进与保守相得益彰的产物,也是现代资本主义精神在近代中国最鲜活的样本——节俭勤勉,对财富的敏锐嗅觉与执着渴求,百折不回的韧性与勇气。

梁漱溟:愿使自己成为社会所永久信赖的一个人——

梁家奉行直道而行的家风。他(梁漱溟)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贪”,“不仅贪图的事不应做,贪图的念头也不要起”。他把“不谋衣食,不顾家室,不因家事而拖累奔赴的大事”当作家训。他自己一生不断追求两个问题:一是人生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二是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

贝聿铭:成功的品质是全力以赴——

人生很重要,人生很重大,因此必须慎重对待。贝理泰传授给贝聿铭的另一人生经验就是全力以赴。贝聿铭做到了,从美国肯尼迪图书馆、北京香山饭店到香港中国银行大厦,他对项目的争取和态度就是如此。当然,贝聿铭对全力以赴也有自己的理解,当有人问他为什么他的成功率很高时,他回答道:“可能是我更加耐心。”

南怀瑾:追求科学跟追求游艺都具正当性——

南家人不仅会“滥竽充数”,以思想的杂糅、投机、浮滑、作态等来丰富我们的社会或文明,南家人其实也是能够做精深缜密之思考研究的,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理解思维之追求科学跟追求游艺都具正当性,才能理解南怀瑾先生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当下家庭越来越原子化,传统社会的家庭传承思想正在发生变化,甚至“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也成了一个伪命题。

但家庭依然存在。无论二人世界,还是两代之家,家庭仍是人们放松的最优选择,是安放心灵的精神之所。

希望我们都能从这些优秀的传统家风中,寻找到今天安身立命的一些线索。

从零开始,发展出自己的家风,和家人间建立健康、轻松、互相成全的精神谱系。

谈你对“断亲”的理解和如何处理自己的亲缘关系的?

评论区留言

编辑大大将选出3最走心的留言

赠送《中国人的家风》书籍1

包邮寄送。

留言截止时间:1月17日中午1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