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杭州赵钧台去苏州买小妾,初见其容貌,甚是欢喜,可低头一看,顿时失望地摇了摇头说:“可惜,可惜。”
清朝乾隆年间是我国封建王朝最后的顶峰。乾隆皇帝靠着祖辈留下的资产成就盛世,盛世下老百姓的生活也相对富足。
杭州有个富商名叫赵钧台,经营着几家饭馆和绸缎装,在当地也算有头有脸的人物。当时杭州算是大清的钱袋子,可想而知作为本地富商的赵钧台生活有多滋润。
所谓饱暖思淫欲,家资巨富的赵钧台小妾也是有几个的,但总觉得差点意思,久而久之一般的美女已经入不了他的眼睛。
一日,赵钧台在杭州城里闲逛,路过一处大饭庄,生意甚是红火。赵钧台与饭庄老板算是朋友,因此经常到这里吃饭。
“赵老板,您来啦!”
店小二急忙过来打招呼,这么长时间下来赵钧台与饭庄里的人都很熟悉,他点了点头并未搭话。
“怎么着,赵老板,还是楼上雅间?”
赵钧台摇摇头“不必了,就在楼下随便找个地方吧,这里热闹。”
小二把赵钧台带到靠窗的桌子上,后者随意点几个菜便面向窗外,看着过往的行人。
饭庄在杭州城有一定名号,用在现在的话说属于地标建筑,因此经常有外地人在这用餐,赵钧台也是看中这点才没有到雅间。
没过多久,旁边的桌子来了两位客人,听口音不像本地人,他们边吃边逃,话里话外始终离不开一个女人。
其中一人道:“这次苏州真的不虚此行,我这辈子还第一次见这么漂亮的女子,可惜啊,咱们没钱没势,不然高低娶回家做老婆。”
另一人打趣道:“拉倒吧,你要是有钱有势家里面不可能让你娶一个青楼女子的!”
“不许你这么说李姑娘,人家曾经也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只不过家道中落变成了现在这样子,再说了人家卖艺不卖身,别说得好像其他青楼女子一样。”
同伴看他痴情的样子接着调侃,他们的谈话赵钧台听得一清二楚,心里面好奇起来,究竟怎样的女子让人这样念念不忘。
回家后,赵钧台心里对这位素未谋面的李姑娘越来越好奇,如果真的如那两个人说的那样,自己一定把她纳为小妾。
为了稳妥起见,赵钧台特意让家奴去苏州打前站,家奴熟悉赵钧台的脾气癖好,到了苏州没费什么力气就打探到李姑娘的信息,只因她太出名了,不少人慕名而来。
仅此一面,李姑娘的容貌惊为天人,家奴也深深被吸引,急忙回杭州禀告赵钧台,看着家奴流连忘返的样子,赵钧台明白了,苏州他非去不可了。
别人都是欣赏李姑娘的才学和容貌,赵钧台是奔着纳妾来的,故此他找到媒婆表达了对李姑娘的爱意。
媒婆表示对李姑娘有爱意的人多得说不过来,只不过她的身价太高,为她赎身需要大把银子,很多人无力支付无奈放弃。
银子对赵钧台来说就是个数字,他让媒婆不用担心钱的事并且事成之后少不了她的好处。媒婆也算尽心尽力,很快联系上了李姑娘,后者对于出嫁这件事也不反对,只要对方不嫌弃就行。
就这样,在媒婆的运作下,赵钧台和李姑娘相约见面。见面地点在一家饭庄的单间,赵钧台等了很长时间,而后外面传来轻微的脚步声,紧接着一阵香风飘进来令人沉醉。
在媒婆的陪同下,李姑娘缓缓走进门来,赵钧台一脸期待地上下打量着,眼前女子的容貌可以用绝世形容,肌肤凝脂,面颊桃红,两片红润的唇瓣让人垂涎欲滴。
身段也是一等一的,可以说李姑娘满足了男人对女人的所有幻想。
就在赵钧台惊叹不虚此行时,目光落在李姑娘脚上时神色一僵,连道“可惜,可惜…”
原来李姑娘的脚不是弓足,也就是没有裹小脚,而赵钧台偏偏有点恋足癖,就喜欢小脚的女人。
媒婆急忙打圆场“李姑娘虽然没有弓足,但是才学惊人,这一点是别的女人不具备的。”
无论媒婆怎么说,赵钧台心里已经没了想法,不过还想捉摸一下这个没有小脚的女人。
既以才学著称就以《弓足》为题作诗一首吧。
李姑娘也不是好惹的,立马作诗回击“三寸弓鞋自古无,观音大士赤双趺。不知裹足从何起,起自人间贱丈夫。”
赵钧台听后灰溜溜地走了,虽然李姑娘维护了自己,但还是改变不了那个时代女子的悲哀。
参考信息:袁牧《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