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摘要:万载古城以其非遗文化和赣派特色建筑风貌为核心载体,加之保留大量较为完好的明清时期古祠堂群落,是江西旅游文化的活字招牌。课题组以万载古城为例,根据景观基因理论和识别方法,从村落选址布局、传统民居构造、主体性公共建筑、民俗文化等多角度来进行基因识别,梳理提炼其保护手法和特色景观风貌营造手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概括性总结,并提出指导性建设策略。结果表明,以创建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结合江西地域历史和特色,立足生态本底,构建多元生态宜居体系成为传统村落留住原住民、实现发展新跨越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乡村振兴;赣派村落;景观风貌;万载古城

0

引言

古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农业精华,一砖一石都书写着千年华夏农耕文明,反映了当地生活习惯与人居风貌。伴随着大大小小城镇突飞猛进的发展,掀起高度城镇化浪潮,受到经济结构的冲击,传统民居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手段有了更多选择。在大环境影响下,传统村落渐渐失去了原有风貌,自建房、改建房淹没了历史古迹。许多村落甚至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空城、空村现象,如何留住人口,发展经济成了最严峻的问题。万载古城在这样种种问题下,进行了文化旅游乡村转型。

“三山九岭十八巷,五家十坊万载城。”古城千年底蕴,自然风光秀美,文人墨客众多。由孙吴黄武年间(公元220年)单独设立为县,当时被称为阳乐县或康乐县,经过多次风云变幻地名更改,直至杨吴顺义元年(公元921年)截取万载乡的万载两字为县名,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万载古城山清水秀、古建众多、非遗文化和古迹遗存保存较好,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逐步打造成了一个以古祠堂群为载体,形成一个以非遗文化、赣派建筑风情为特色的景区,注入当地民俗及生活方式,看花灯、听傩戏、敲胜鼓、织夏布等,体验历史,玩味民俗,作为一个展示江西地域文化的窗口,不仅发掘了本土文化核心价值,弘扬了区域地域文化,还丰富了旅游业态,对促进江西赣派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1.

万载古城景观风貌

1.1 自然因素

1.1.1 地形地貌

万载被称为“中国绿色名县”。天然环境优越,生态保护良好,森林总面积约25多万亩,植物覆盖率高达67.25%,其中最难得的是保留了近万亩未被人工破坏的原始森林,是赣西地区占地面积最大、保存较为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唐宋时期当地雨水丰沛、草木旺盛,源源不断涌入外来人员来此开垦,故称之为“田下”,有“聚鸡犬桑麻之盛半康乐”之说。其周边还坐拥着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的溶洞——竹山洞,是江西十大特色美景地,以及深不见底、离奇莫测的云峰古洞和巧夺天工、宛若活人的马步寨下卧佛等的旖旎风光。

万载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不忘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将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融入秀美乡村规划建设中去,形成以“城随绿秀,乡随绿美”的万载古城生态发展新模式。古城周边还配有百合主题公园、龙山公园、龙湖公园以及城隍庙和小北关古街巷等资源,并与武功山、明月山、温汤、仙女湖连城一条自然风景观赏路线,极具旅游发展价值。

1.1.2 整体规划

万载古邑,旧时古城庙宇林立,祠堂密布,七拐八弯,胜若迷宫,造就了三山九岭十八巷旧貌,如表1所示。许多繁华的、狭窄的、寂静的、曲折的街巷,有着浓郁赣派特色的古朴气息。城中有一条小溪穿城而过,沿岸是万载古城最热闹的街巷。赣西的日常居住习惯和当地祠堂宗族文化,铸就了总体规划成组团式样貌,由祠堂为中心向外发展。而所谓的三山九岭十八巷,并非真山,而是因其地名地势划分出的巷道胡同,其数量之多可以看出街道繁列的排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 物质因素

1.2.1 赣派传统建筑

赣派传统建筑是汉族江右民系的传统建筑标杆,它外形优雅、古朴、含蓄、敦厚,代表了赣文化的精神内核。独特的建筑形式和结构风貌常常体现在祠庙、牌坊、园林和民居等构筑物中。现有保存良好的万载古建主要以天井式的古代宗族祠堂特色民居为主,都是较为经典的赣派古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2 构筑物遗迹

万载南门桥附近的文明塔,也是不可多得的古建遗迹。这座宝塔最早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一年(1786年),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洗礼,也见证了许多万载的荣辱兴衰。文明塔的修建本是为了镇守南方,先后经过了多次修缮,如今古老的文明塔风貌犹存,夜晚灯光闪烁之时,圆锥形塔顶宝盖灯火通明,塔身通体透亮,闪耀着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光辉。

另外,万载古城内随处可见的砖记、墙记、梁记等构筑物遗迹,在全国都是少有的。仔细一看,这些铭文砖上不单单刻印着烧制的朝代,如图3所示,还刻着制造者署名,以示对质量的负责,还有的铭文砖上清晰地记载所建建筑的界限,俨然一个活生生的地契证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3 古城历史街道再规划

市井小巷是人们的主要古城体验场所,行走在古城街道,不同的功能设计和空间划分会给人们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田下改造前原有古建筑分布混乱,横七竖八,道路多泥泞,以居住使用功能为主,观赏生态功能较弱,且保留有部分危楼,绿化面积小分布零散。经过改造后的街区空间,对纵横分布的祠堂有了新的规划,形成了向心式的建筑群体,新增了绿道和花境。在游人路径途中植入了多样化的绿色空间,减少了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对古城文化的不合冲击,将灯光隐蔽在绿色植物中,在以马头墙为代表的赣派文化的主流中,融入现代便捷生活。街道空间特色发掘,运用特色牌坊,店铺多样廊道的变化,古城墙砖石运用原有或者仿古的带有古文雕刻的特色砖,构造多种多样的文化场景,让人们充分置身于文化氛围中。

1.3 人文因素

1.3.1 非遗舞蹈——万载开口傩

万载开口傩在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由传统傩舞演变而来,但不同的是它加入了古戏曲的唱的特色。600多年前的《万载县志》清道光版文献记载:万载有傩约在元末明初,明清时期,跳魈之风盛行。

开口傩带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这也是它最大的特点,万载开口傩最出名的表演节目有7个,而表演者又分为生、旦、净、丑四种角色,表演时每个角色都需要一定的唱功,整个表演唱、念、做、打齐全,但以唱为主。开口傩表演,动作古朴粗犷,打击乐贯穿始终,保留着古朴的乡土气息和华夏农耕文化中劳动人民的气势和韵味,是当地民间驱除鬼怪赶走瘟疫、祈求幸福平安、极具传统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

1.3.2 非遗戏曲——万载得胜鼓

万载得胜鼓起源北宋初年,取材于唐朝“安史之乱”历史事件。整个乐曲主要来源于汉族民间灯彩和民间锣鼓,即从“花灯、龙灯、狮灯、战鼓、十样锦、三百鼓”等锣鼓经中提炼出来的。用歌舞的方式表现出多个出征故事情景片段,反映古代将士出兵征战获胜的壮观盛况,故取名为得胜鼓。主要是民间锣鼓和民间唢呐曲牌配合而成的,在民间传唱已有千年历史,而万载的得胜鼓更是在宜春独树一帜,风格鲜明,乡土气息浓重,地方特色明显,其旋律节奏明快活泼,合奏气势强烈热闹,演奏时喜气洋洋的氛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是万载不可缺少的演奏娱乐方式。在万载,谁家娶妻生子、谁家高寿庆生、谁家盖新房开新店,无不要请来民间艺人来一段得胜鼓,给热闹气氛增添祥瑞福照。

1.3.3 传统技艺——万载花炮

2008年万载花炮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制作花炮是一种有很长历史的汉族人民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宋代产生,清朝达到鼎盛时期,至今已有260多年历史。万载地区从事花炮生产的汉族劳动人民越来越多,世世代代相互传承,故万载有“花炮之乡”的美誉。万载古县志记载,清道光年间以来,花炮已经“通行南北,商贾络绎”。万载花炮生产虽长达数百年,但有关花炮制作技术在理论上无系统、全面的文字介绍或记载,只能靠师徒之间的言传身教和各自的悟性及长期实践经验来掌握和流传,是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万载县是国内外有名的花炮制作基地,其花炮产业产品种类繁多,有全红礼炮、大小彩炮、鸡公炮、雷鸣炮等60多个。万载花炮不管是响率、响声还是气味都是极佳的,质量好、价格低廉,尤其在节日庆祝上,万载花炮为增添热闹节日气氛作出非常大的贡献,深受热爱热闹的汉族人民喜爱。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广州亚运会、国庆六十周年焰火晚会、G20杭州峰会、巴西里约奥运会等大型活动都曾使用万载制作的烟火。

1.3.4 民俗文化——名人轶事

古邑万载,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派鼻祖、晋康乐侯谢灵运的袭封地。谢公是中国山水诗鼻祖和旅游家先驱,他的名字犹如长虹贯日,光彩照人,彪炳千古,一直影响着中国这个以“诗”著称的国度。谢灵运食封康乐(古时万载),在万载影响深远,是历代妇孺皆知的人物,在万载谢姓中更是有口皆碑,经过考证古文献《万载南源谢氏族谱》,谢氏后人隐居于万载的茭湖。万载不仅是五谷丰腴之乡,也是环境清幽生态极好的人杰地灵之地。北宋大诗人黄庭坚《道院赋序》云:“万载地方,向时储材擢秀,城坊居多,今乡落人才,亦渐蔚起,故科名较盛。”

1.4 经济因素

1.4.1 宗祠文化景观旅游特色

“多姓氏古祠堂群”是万载古城最华丽的瑰宝,是万载古城最具历史特色的一张宗族名片,古城内历史上有“辛、郭、彭、宋”四大姓氏,目前城内依旧保存有包括辛氏、郭氏、张氏、易氏等多个姓氏22座祠堂以及民居的建筑遗存,它们朴实厚重的历史风貌展现了万载源远流长的家族文化。万载书斋、绿荫学堂、龙河书院等家塾、义塾等各具特色,如图4、图5所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载古城通过对宗族文化祠堂的保留利用,深入发掘历史文化,以保留建筑单体为主、收集姓氏宗族纽带资料为辅,通查族谱、访老人、座谈讨论,利用古城作为文化的载体,并撰写了《古城旧事》,让文化承载古城的灵魂,保留在人民心中。古城改造中往往容易丢失原有的居住气息记忆,而那些恰恰好是最重要的自然文化演变的体现,在万载古城区的改造中,那些凝聚生活记忆的代表性场景被特意挖掘出来,融入街角广场、绿地布置的城市景观和街景小品中,做到了古意新赋,保留并升华了宗族文化。

1.4.2 翰墨飘香考棚文化馆

考棚记录着科举兴衰,被称为见证中国千年科举社会的“活化石”。万载清朝考棚位于原县衙斜对面,为穿斗木结构的长方形四合院,大门外有影壁,二门外为点名棚,是考官们休息就寝的场所。考棚虽在民国时期改为县仓,但依然可以从那青砖瓦房、铺道卵石中依稀看到其精心规划。

经过改造的万载古城,当走过整齐划一的号舍,人们仿佛还能看见莘莘学子或端坐于案前、若有所思,或挥汗作答、笔走龙蛇;仿佛还能听到墨笔润纸、正沙沙有声。为了科甲名第一跃龙门而光宗耀祖,多少家庭竭尽所能,又有多少学子皓首穷经,付出毕生精力。万载考棚的创建和维护,来自万载乡绅与姓族的捐助,让人倍感前人振兴好学之风、秉科举之制、育万载之才的善举。

对于古城考棚的改造,保留修缮了单独的考棚巷,不改变其原有风格。意在复兴抢救被城市化进程影响的原有乡村文化肌理,遵循原真性的原则,建立文化馆展示遗存古迹,保证原有古建筑在历史信息等方面的原真性。

1.4.3 增强古城文化商业体验

文化消费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消费方式,将古城文化适应于现代生活,既可作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又可增加居民幸福指数。古城文化的商业化让市民对生态文化产生了商业消费需求,人们的生活需求从物质需求逐步转变到服务性享受消费需求,也对城市环境文化特色愈发关注。万载田下片区的古城通过独特的古城文化资源,以古建筑群体为主要文化载体导入,逐步形成特色文化商业化,即文化、体验、消费、保护功能的交叉结合。同时通过衣食住行,穿古服、吃特色小吃、住民宿和行走在古街道;通过五感,触摸古建筑墙体、听鸟语、喝百合汤、闻花香、浏览博物馆等等深入体验古城文化,切身体会万载的历史遗迹。

1.4.4 古城文化产业升级

从万载古城盛产百合的“百合文化”提炼出来百家皆合的“家合文化”,进一步打造出了“中国喜城”的古城文化。以中国“喜文化”为中心定位,融入“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中国传统四大喜事,注入万载当地民俗及生活方式,看花灯、听傩戏、敲得胜鼓、织夏布、赏烟花等,打造文化博览、文化演艺、互动体验、民俗工艺、精品客栈等多种融合江西人文特色的新业态,把万载古城打造为中国喜城、中国喜文化之都。借助“百年好合,幸福万载”的美誉,一切和喜相关的幸福,都能在这里点燃。万载古城复兴以来许许多多的游客,步行万里来古城拍结婚照,举办中式传统婚礼,感受古城风俗的喜气。因此,要将产业发展的目光从遗产本体上移至村域整体资源,对产业提档升级。

2

结语

课题组对万载古城传承当地文化历史演变的宝贵遗迹,唤醒归属感、创造城市金名片的乡村改造策略进行分析。研究田下改造的万载古城如何用传统文化、赣派建筑、非遗核心等打造古城文化氛围,在修复历史遗迹的大方向下创造出文化附加值。在城市化严重影响下,寻求乡村发展方式。合理利用别具特色的古城文化体验和特色地域性生态绿化,利用“绿化+文化”“文化+旅游”的新理念,给失去生机的传统古朴村落注入新活力。

参考万载古城改造,利用古城文化一脉延长城市绿脉,构建人居空间与生态演替共生共存的发展模式。以创建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结合江西地域历史和特色,立足生态本底,构建多元生态宜居体系成为传统村落留住原住民、实现发展新跨越的重要抓手。用绿地群模糊城市边界,从而建设出一个可看、可听、可闻、可摸、可消费的健康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田下这一类历史古城区的复兴,正是城市功能转型的初步尝试,未来城市的规划将会更倾斜于保留生态文化的自然演替,发掘城市特色文化。将江西传统村落与赣文化相结合,充分注意传统村落与政治、文化、艺术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思路和方法,不仅能够弥补以往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还可以开辟传统村落研究的新局面,将传统村落和区域文化的研究引向深处,同时也有助于“赣文化”研究的深入和整体性拓展,从而实现民族区域觉醒,推动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共同打造美丽江西样板。

作者:王舸泓、王晨斐

来源:《南方农机》2023年第21期

选稿:宋柄燃

编辑:杜佳玲

校对:王玉风

审订:宋柄燃

责编:欧阳莉艳

(由于版面内容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