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5年初,好消息不断

骆驼祥子博物馆(老舍故居)

经过修缮绽放出历久弥新的风采

于1月4日起恢复对外开放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这座老建筑

重新认识一下老舍(shě)先生

与他的“崭新”老舍(sh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黄县路12号的老舍故居,建于20世纪20年代,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坐北朝南,是一座“一”字形的砖石结构二层楼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25周年,骆驼祥子博物馆启动了修缮保护工程,遵循建筑原有结构分区,对建筑外立面墙面、屋面、窗户等进行了翻新改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修缮后的老舍故居外墙温暖明亮,楼体坚实,修旧如初,砖红色的窗框和楼梯油光发亮,新漆的明黄色墙面诉说着岁月,整个院落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花岗岩门垛仍保持着原始面貌,右侧悬挂由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亲笔题写的“骆驼祥子博物馆”木牌,左侧悬挂“老舍、老舍”木牌,端庄肃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楼前正中矗立着老舍先生半身雕塑,相隔5米就是这个院子的第二“主人公”——骆驼祥子与人力车雕像,它们共同守护着这片文学圣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院内的“祥子行动路线图”由舒乙根据父亲创作的《骆驼祥子》亲笔绘制,围墙上还镶嵌着《骆驼祥子》陶版画,一处处考究设计,将人们带回到那个悲欢离合的年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博物馆分为序厅、版本厅、创作厅、艺术厅和青岛厅五个展陈部分,全面展示了老舍先生在青岛期间的创作与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序厅里墨色的前言和威武的兵器拉开老舍先生文武交融人生的序幕,这里是老舍先生当年在此摆放兵器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版本厅内,从连环画到线装本,从国内到国外,各种版本的《骆驼祥子》琳琅满目。

经统计,这部小说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40多个版本,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被翻译语言最多的长篇小说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创作厅是孕育《骆驼祥子》的摇篮,展厅内悬挂有老舍先生的结婚照、全家福,还陈列了当年他使用过的毛笔、养水仙花用的花盆,以及收集的名人印谱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艺术厅展示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从1957年至2010年不同时期的骆驼祥子演出剧照,电影、电视剧、曲剧的剧照及蜡染版的海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岛厅讲述的是老舍先生在青岛的岁月,展柜中陈列的都是他在这里创作的作品,其中展出的《老舍青岛文集》是我国第一部文学家的地域作品全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青岛的三年时光,老舍先生在这里感受着“诗意栖居”,这座留给青岛的时光宝藏,值得我们慢品、细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游览完老舍故居,别忘了到后方的荒岛书店,追寻老舍先生的脚步,感受古与今中华文脉的薪火相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3年,秉承着成为岛城文学青年和进步青年交流阵地的想法,这家书店诞生了。

九十年风云变幻,历史洪流滚滚,荒岛书店曾短暂地出现在这个城市里,为三十年代的青岛打开了一扇进步思潮涌进的窗口,为这片文化沙漠开拓出一块绿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曾一度毁于战火,如今,为追寻那份消散在岁月流逝中的情怀,荒岛书店得以重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店的角落摆放着笔墨纸砚、茶具、香炉等老物件,古朴温柔的灯照射着四壁的书架和家具。光影错落之间,仿佛能看见旧时文人低头细读,于书中探寻新世界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的荒岛书店已然变成了当代人的“精神自留地”,一张老书桌,一份未完的书稿,时光好像凝固在某一刻,它在等待着一位长衫书生,归来完成未完的书篇......

如果说青岛为老舍先生

提供了一生中最好的创作环境

那老舍先生便让这座古老的德式建筑

永远充满着人文气息

新年伊始,老舍“新居”

期待着你的到来

丨声明:本文来源于青岛市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及时联系小编,我们会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欢迎投稿

邮箱:qingdaolvyou2024@163.com

青岛市文旅局新媒体矩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