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专业的

地理科普平台

最实时的地理热门话题

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温室气体的自然存在或人为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地球表面和大气温度不断上升的现象。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有燃烧化石燃料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森林砍伐减少了吸收二氧化碳的树木数量以及人口增长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温室效应指地球的大气层能像温室一样,让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到达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吸收,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的现象。

二、原因

1. 二氧化碳排放:工业化社会过程中大量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释放二氧化碳,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

2. 森林砍伐:树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但大量的森林砍伐导致树木数量减少,减少了净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3. 人口增长:人类活动不断增加,对资源的需求也在增加,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和环境破坏加剧,加速了温室效应的发展。

三、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引发极端天气,影响生态平衡,威胁生物多样性。

2. 海平面上升:全球气温升高导致冰川融化,海水热胀冲击海平面上升,影响沿海城市和岛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人类健康影响:高温天气增加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风险,加剧传染病传播,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威胁。

4. 生态系统崩溃:气候变化导致生态系统遭受破坏,植物、动物适应能力下降,整个生态平衡被打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 资源短缺:全球暖化带来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影响农业生产,导致粮食和水资源短缺。

四、应对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高考答题中可从节能减排角度,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倡导绿色出行;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保护森林,植树造林,增强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等方面作答。

五、考查方式

高考地理中对温室效应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原理及影响因素考查

(1)选择题:给出不同温室气体的排放数据、吸收特性等,让考生判断哪种气体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最大,或者判断某一地区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原因是工业排放增加、森林砍伐还是农业活动变化等。如:“以下哪种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虽比二氧化碳少得多,但增长率则大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简答题:要求考生简述温室效应的形成原理,即太阳短波辐射可透过大气射入地面,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吸收,部分长波辐射又返回地表和低层大气,从而使地表和低层大气变暖。

2.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气候方面:以某一地区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变化为背景,让考生分析温室效应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如:“近年来,某高纬度地区冬季气温异常升高,试分析温室效应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及原因”,考生需回答出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升高,高纬度地区热量条件改善,冬季风的势力可能减弱等。

(2)生态方面:可能给出某种生物的分布范围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等材料,让考生解释与温室效应的关系。如:“某种高山植物的分布下限向低海拔地区移动,分析其与温室效应的联系”,考生要答出温室效应导致气温升高,使该植物适宜生存的环境范围发生变化等。

(3)海平面方面:设置特定沿海地区的情境,让考生分析温室效应引发的海平面上升对当地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土地淹没、海岸侵蚀、海水入侵等。如:“某沿海低地国家面临海平面上升的威胁,简述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的过程及该国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3.应对措施及意义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措施类:考查学生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等具体措施的理解和应用。如:“为缓解温室效应,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哪些具体行动?”或“列举一个城市为实现碳减排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2)意义类:要求考生分析实施某项温室效应应对措施对区域或全球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如:“说明植树造林对减缓温室效应的重要意义”,考生需从森林吸收二氧化碳、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作答。

4.综合题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自然地理要素综合题:以某一区域为背景,将温室效应与该区域的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结合起来考查。如:“分析某山区在温室效应影响下,其土壤、植被、水文等要素可能发生的变化及相互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综合题:结合区域的人口、城市、产业活动等人文地理要素,考查温室效应带来的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及应对策略。如:“某工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温室效应加剧的问题,分析其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及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地理图文综合整理

我们知道冬季降雪多的地区在东北和新疆,但在山东降雪也很多,尤其是烟台和威海,而北京等地降雪相对较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入冬时节一般都是寒冷干燥。

烟台的雪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烟台 、 威海

位于山东省的东北部沿海,临渤海、黄海

都说东北下雪多,但烟台和威海

经常下完雪是这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东的烟台、威海两个城市,冬季降雪量较大,有着“雪窝”之称。形成“雪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因为“山”,烟台和威海两座城市都处于胶东半岛北侧海滨,背靠胶东山地丘陵,从海滨到内陆海拔高度骤然提升。

二是因为“海”,烟台和威海两座城市都向北面朝大海,海洋上空气湿润,温度高于同纬度的陆地,为形成丰沛的降水创造了条件。

三是因为“风”,烟台和威海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每当冬季来临,凛冽寒冷的季风从北方长驱南下,为雨雪形成提供了动力。

综合以上“山”、“海”、“风”三大因素,我们可以还原一下大雪在烟台、威海形成的过程。

冬天来临,形成于西伯利亚地区的寒流,在北风的裹挟下,一路向南,它们穿越广阔的东北平原,几乎没有受到什么阻挡,便来到了渤海湾和黄海。此刻的渤海黄海海面上,升腾着湿润的空气,这些湿润空气一边上升,一边成云化雾,积攒着水分。北风和水汽相遇,随后一起继续南下,向着胶东半岛北侧的烟台、威海扑面而来,刚到海岸边,北风和水汽便受到山体的阻挡,它们被迫抬升,并在抬升中凝结,一边抬升一边凝结,一边凝结一边抬升,最终结成冰晶——也就是雪花,洋洋洒洒飘落在烟台、威海两座城市。

地理专业术语:冷流降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气象名词,是指环渤海区域特有的天气形势,主要是由高空强冷空气经洋面南下时遇到了洋面上的暖湿空气,双方交汇后产生降雪。这种冷流降雪在山东半岛北部很常见,包括烟台、威海和青岛的平度、莱西等地。

为何山东半岛多冷流降雪?

这主要是由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以及冷空气的类型造成的。

从地理位置看,山东半岛北部三面环海。由于海水的水温在冬季里相对内陆的地表温度要高,所以海面上方的空气相对温暖而湿润,富含大量水汽。当北方的冷空气南下,到达海面时,海面上方的暖湿空气向上抬升,升至一定高度时,就会凝结成雪花,飘落下来,形成降雪。这种降雪就是“冷流降雪”。这种降雪的形成需要特殊的条件,半岛内陆由于地表没有温暖而湿润的空气,所以即便遭遇从北方来的冷空气,也不会形成降雪。

另外,山东半岛的特殊地形对冷流降雪的形成也有一定的作用。半岛北部沿海丘陵山地的抬升作用,是不稳定能量释放而形成低云的触发条件。烟台和威海正好处在丘陵的北侧,当有西北风吹来时,近海面的暖湿空气沿丘陵爬升,也会对降雪起到增幅作用,因此这种冷流降雪往往以烟台、威海两地北部海岸为多。

与此同时,烟台、威海的南部横亘着胶东半岛最重要的山体——昆嵛山。突然升高的地势,阻挡了来自西北方面的干冷气流继续南下,冷暖气流的交会就只能发生在昆嵛山北麓的烟台、威海,这就是为什么这两个城市降雪格外之多的原因。

稀奇的是,位于昆嵛山南麓的乳山,虽然同属于威海市管辖,但冬季降雪量就远远不如威海市区大。

而山东内陆地区,因为冬季缺乏暖湿气流,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横冲直下没有阻挡,也就形成不了丰沛的降雪了。

冷流降雪和大湖效应

冷流降雪是这样的,简单来说就是冷空气流经暖海面。

冬天的时候由于海陆温度差异,海洋要比陆地暖一些。冷空气南下的的时候,在相对较暖的海面上空,冷暖空气交汇形成低云,再加上到达烟台这一带的时候,又在海岸线和东西走向的莱山山脉这里出现辐合抬升,在山脉北侧就会出现较强的降雪。

一般来说冷空气越强,渤海的海温越高,就越有利于出现强的降雪。

要想出现冷流降雪,一方面要能够直接的受到强冷空气影响,另一方面则是需要北部有相对暖的水面,放眼全国,能同时满足条件的,也就只有环渤海这一带了,其实辽东半岛也会出现冷流降雪,但是无论是降雪强度,还是出现的频率,都比不上山东半岛北部。

其实在美国五大湖一带也经常出现强降雪,称为大湖效应,其实原理和冷流降雪很相似。深秋和冬季,冷空气经过五大湖水面,冷暖空气交汇,在大湖的下风向地区就会出现强降雪,像是去年圣诞节的时候美国伊利湖旁的伊利,降雪就非常的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湖效应在世界其他区域的体现

朝鲜半岛的西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群岛西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图文地理

注:本文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应公众号命名规则要求,原谭老师地理工作室更名为地理图文,谭老师讲地理更名为图文地理,更多备考资源请点击阅读原文

关注搜索地理关键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顺手点击文末四连符